张炯:勤奋刻苦 严谨治学
2019年09月27日 07: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27日第178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孙美娟

■张炯 本报记者 杨崇海/摄

  张炯,1933年出生于上海,原籍福建福安,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长期以来,张炯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思维方式考察文学活动。宽阔的学术视野、多领域的文学研究活动,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

  1955年,张炯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张炯先后创作了《千树万树梨花开》《重逢》《蓝豹子》等文学作品,发表过报告文学、散文和诗歌共50万字。1958年,张炯与同学合著了82万字的《中国文学史》。后来,在听取社会的反馈意见后,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共120万字。张炯参与了近代文学部分的撰写和全书的审稿、改稿工作,并负责全书的《绪论》和《结束语》的起草。《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被国家教育部颁布为“大学文科教材”。大学毕业后,张炯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文学研究工作。

  “勤奋刻苦、严谨治学”,是张炯分享给年轻学者的治学经验,同时高度概括了他数十年学术研究的真实经历。他发表过20余种论著、评论集和专著,其中《文学透视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作出了新的探索。他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十二卷,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重大学术成果”向社会推荐。回顾自己的治学经历,张炯表示,何其芳、蔡仪等前辈的治学态度和作风对他从事理论研究和文学批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谈到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时,张炯认为,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严格来讲是两个行当。文学创作需要有逻辑思维,但一般更多的是运用形象思维,多用想象和幻想。而文学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多用理性思维,有时也不排斥形象思维。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也有相通之处,可以互相促进。

  张炯表示,文学创作活动中的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四个领域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文学理论反映文学规律,而规律是从研究文学创作和文学史中总结出的。如果没有文学创作知识、文史知识,也不存在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作为一种理性的认识,可以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的写作。文学评论是把作家、作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进行评论,其中包含着对一些文学理论的认识与发现。因此,做文学理论研究,最好要有文学评论的基础。

  在张炯看来,现在我们迎来了一个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当代文学70年走的道路虽然比较曲折,但总体上是不断繁荣的。理论批评在这70年也有很大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理论批评还赶不上文学发展的步伐。文学史相关著作成果丰硕。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回首与共和国同行的70年奋斗历程,张炯表示,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与几代人的奋斗是分不开的。进入新时代,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有光荣的使命感,更要有责任感,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