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诗教传统 传承诗词吟诵
2019年09月16日 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16日总第1778期 作者:本报记者 任冠虹

■南开大学向叶嘉莹颁发终身校董聘书和校董徽章。 任冠虹/摄

  在全国第35个教师节到来之日,叶嘉莹教授归国执教四十周年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10日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1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会,共同庆祝叶嘉莹归国执教40周年,研究叶嘉莹的诗词曲创作、治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探讨如何弘扬中华诗教传统、传承古典诗词吟诵。

  叶嘉莹于1979年回国执教,在南开大学讲授中国古典诗词。40年来,叶嘉莹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者、创作者、传承者和讲授者,始终致力于用中国古典诗词润泽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并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在开幕式上致辞称,叶嘉莹教授是中华古典诗词的吟诵人和传承者,从教70余载,以弘扬中华诗教为己任,学贯中西、著述斐然,奔波四海、桃李满天下。虽历经坎坷,却始终心系祖国、初心不改,培养了大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研古典文学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表示,叶嘉莹教授作为蜚声海内外的诗词大家,始终致力于弘扬中华古典诗词文化,致力于以诗词之力量涵育人心、化成天下。回国任教40年来,她始终兢兢业业,向全世界传播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理想和感情。执教70余年来,她知行合一,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育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正如她写下的“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的诗句,这是中华诗教最现实、最直观的体现。

  叶嘉莹在致答辞时表示,“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虽已95岁高龄,但叶嘉莹仍然忘我地投入到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中。尤其是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吟诵传统,叶嘉莹表现出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她表示,中国的古典诗词本来是以吟诵为主。吟诵不是歌唱,不是把一首诗编成一首歌来唱。真正有平仄韵律、含着作者内心感发的吟诵,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是随着声音而出来的。叶嘉莹满怀深情地说道:“中国的诗词歌赋、元曲杂剧,都能吟诵。我希望中国的诗词吟诵不要失传。我曾经为希望学习吟诵的人录制了大量资料,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想把我对从古至今的诗词歌赋的所有吟诵录音整理出来,为国家、为后面的年轻人、为有心人留下一些我们中国几乎失传的吟诵。”

  在研讨会上,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齐益寿用“开枝散叶,流美圆转”描述了自己早年聆听叶嘉莹讲授古典诗词时的感受和体会。他认为,从叶嘉莹的诗词创作和教育活动中可以看到,对于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言,诗学和诗教这两种传统是相得益彰、不可分割的。诗学主要致力于诗词的格律、诗人的生平、作品的考据等方面的研究,诗教则是中国自古以来通过诗词教育民众的方法。古典诗词寄托着历代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古人不仅以诗言志,更通过学诗、写诗来进行启蒙教育、提高民众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这套以诗歌为载体的教化体系因而被称为诗教。诗教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叶嘉莹无疑是中国诗教传统的杰出代表。其长达70余载的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生涯,为当代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者和研究者传承和发扬诗教传统,树立了光辉典范。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副教授叶言材对本报记者表示,真正的“大家”一定是视野宽阔和富有人文关怀的人。叶嘉莹在终身致力于弘扬中华古典诗词文化的同时,一直以其贯通古今的学养和融通中外的视野,关注着其他国家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创作和研究情况。在为即将正式出版发行的《日本汉诗话集成》一书所撰序文中,叶嘉莹写道:“夫治学者眼界须大,胸次宜广,方今世界交流之便远过古时,而中外学术之融汇互通,乃为大势之所趋。”在中国古典诗词之外,叶嘉莹对于小说、新诗、电影、电视剧、话剧、昆曲、京剧、美术等艺术形式,以及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学科领域,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兴趣。她对于最近北京人艺排演的新剧目《杜甫》就十分关注。正如叶嘉莹始终强调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要义在于“兴发感动”,在于给予读者以启发、联想和感动。而这种博采众长、触类旁通的治学理念,以及对于其他文学和艺术领域表现形式、研究方法的吸收和借鉴,让叶嘉莹能够成为真正的“大家”。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