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综合研究
2019年09月11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11日总第177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通讯员 张国庆

  为进一步推动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9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多维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与碰撞: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的对话”展开深入研讨。

  正确认知研究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李春林表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作出了重要历史性贡献。对这两个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学术交流,对于我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保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共筑各民族美好家园、共圆伟大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保护传承,有利于中华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有助于冀蒙区域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草原文化学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倾力打造的新兴特色学科。据李春林介绍,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决策,设立并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后被获准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和重大项目。经过十几年的辛勤耕耘,草原文化学研究已经取得一批奠基性成果,提出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培养锻炼出一支比较过硬的科研队伍,开始构建起草原文化学学科及其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学科资料建设和平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强区建设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肖立峰表示,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均是中华文明构建历程中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各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差异,进而又带来了文化的差异。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有天然的互补性,两种不同形态文化始终处于交流与融合之中。对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交融的研究有助于学界全面正确认识当下一些研究取向。

  多种文化交融互补

  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围绕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流与互补、北方民族与周边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早期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长城地带区域文化研究等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殷玮璋介绍了琉璃河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该遗址位于北京房山,经考古发掘研究表明这里是西周初年周王封燕的所在地。殷玮璋表示,琉璃河燕国古城位于中原地区通往东北和北方草原的主干大道上。这条干道的北端分为三支,向东北方向出古北口通往松辽平原,向西北方向出南口直入蒙古草原,向东方向沿燕山南麓通往海滨。这三条通道在3000年前已经开通,已有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当时在中原、蒙古草原、松辽平原的居民之间存在交流与往来。选择在琉璃河建设一座燕国都城,既能有效监控北方诸戎和商殷旧势力,确保西周王朝北方安宁,又能连通蒙古草原和松辽平原的居民,在交流与交往中促进了解与沟通,达到长治久安的愿景。

  在殷玮璋看来,琉璃河遗址发掘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展开,但现有这些成果无论对燕国历史研究,还是对中原、北方草原和松辽平原的古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深入,在揭示燕国数百年间成为一个北方大国的同时,也将揭示古代人民在中原与北方草原和松辽平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中,对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作出的重要贡献。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沈长云表示,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的交融早在商周时期甚至更早就已开始。他通过“白狄东迁”解读了草原文化对燕赵地区的影响。先秦时期,白狄族是居住在今内蒙古中西部及邻近地区最主要的人群,奉黄帝为祖先。《穆天子传》作成时间大概在战国中晚期之交,穆天子西巡反映了西周王朝对内蒙古地区的经营,其路线在今内蒙古中西部一带,正是白狄族聚居所在。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刘洁关注昭君和亲文学景观。据其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古代文人创作的有关昭君和亲的诗歌有1400多首,搜集到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昭君和亲传说有80多篇,这无疑为学界提供了大量诸如昭君村、昭君墓、昭君庙等文学景观。青冢是古代历史的一座丰碑,今天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长期以来存在于雅俗文学中的昭君村、昭君墓和昭君庙等文学景观,具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教育功能、审美意义和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