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互鉴中共同发展
2019年09月09日 08: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9月9日第1774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9月4—5日,“网络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来自法国、德国、韩国、日本、越南以及国内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时代:文化的传承、交流、传播与互鉴”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利用好文化传播渠道

  互联网时代,世界将面临一场“旧制度与新数字革命”的碰撞与对冲,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网络空间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碰撞、交汇、融合的可能。

  “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任何国家都希望将自身文化向外传播,同时任何国家也需要从别国文化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提出,不同性质的文化在传播渠道上有所异同。综合来看,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国家或民间的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别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体会、认识。在陆俭明看来,汉语教学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汉学家和中文翻译人员的介绍与翻译,中华文化得以向世界传播。

  长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院长金海峰及其团队成员,研发出了更适合现代人学习和运用的诗书礼乐传统文化教学体系。金海峰表示,推广诗书礼乐教学体系,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诗代表中国语言,书代表中国文字,礼代表中国形象,乐代表中国声音。如今,诗书礼乐体系已经走向世界,包括中法书院、中荷书院、中葡书院等在内的17家书院都引进了诗书礼乐教学体系。在互联网时代,诗书礼乐的推广,也将成为中国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大连大学人文学部文学院教授孙惠欣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应运而生,并在信息技术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网络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发展受到愈加严峻的挑战。高校应主动迎接“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构建“互联网+”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推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开发符合学生特征的课程资源,革新教育方式,构建“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的文化问题越来越趋同,而且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长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教授胡维革认为,要利用互联网加强文明交流,推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朋朋认为,维护中国文化安全,要从传承中国文化做起。“语言一时传,文章千古在”,文字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信息时代更要借助网络发展中国文字学,以实现中华文化复兴。

  会议由吉林省科技厅、长春大学主办,会议旨在从网络文化比较研究视角探寻如何在文化差异中求同存异,在文化传承、交流、传播与互鉴律动中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实现“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