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19年08月05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5日第1749期 作者:

  本报重庆8月1日电 (记者曾江 实习记者孙秦旺)近日,由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华青年传播学者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问题及转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韩晓宁认为,内容产业的变革将会继续深入,传媒从业者除了要积极适应和运用新技术,更要思考如何坚守专业性,提高内容生产的质量,在时代潮流中把握好内容产业的前进方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郑欣分享了对青少年网络语言的研究。他认为,互联网圈层的总体规模、类型正在逐渐“扩张”“聚合”。圈层化传播中涵盖的成员数量及传播承载的内容流量也在不断增大,从而有望成为一种网络语境下的社会信息传播模式。

  

  本报广州8月3日电 (记者李永杰)“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8月2日,一年一度的广州乞巧文化节正式开幕。

  8月2—8日,广州天河珠村、广州塔等地举行26场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邀请海内外游客和市民共飨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天河珠村作为广州乞巧文化节主会场,将向广大市民展示“巧手巧艺”摆七娘、“焚香虔心”拜七娘、“得巧祈福”送七娘以及“美味新意”七娘饭等传统乞巧活动。文化节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河区区委、天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