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间文献研究与利用
2019年05月15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5日第1692期 作者:张杰

  在社会史研究日渐升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间文献资源被挖掘和整理,民间文献的学术价值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民间文献研究已经从纯文献研究发展到跨学科研究。如何看待民间文献的研究价值?在整理和研究民间文献过程中应注重哪些关键点?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希望透过他们的思考与研究,探索提升民间文献利用和研究水平的路径。

  为学术研究提供新视角

  民间历史文献是指历史上在民间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文献资料,包括族谱、碑刻、契约文书、书信、日记等,其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张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间文献连接着普通民众,发掘并利用民间文献,能够再现、还原普通民众的历史。而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实践在历史上的作用绝非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缺少普通民众的历史,历史研究会苍白无力。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华告诉记者,以礼学研究为例,明清时期的民间文献,包括民间文书、碑刻、家谱等,都是推动明清礼学研究的新材料。近年来,很多学者将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引入礼学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将传统的文献记载和民间文献及活生生的民间礼俗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礼学研究。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周亚表示,民间文献给史学研究带来了新史料、新视角和新话语。民间文献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未被收录于官方档案。可以说,民间文献是帮助研究者发现历史、补正历史的全新材料。民间文献的这一功用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研究强调的“自下而上”视角紧密联系。民间文献的搜集和利用,既是这一学术理念的结果,反过来也促进了它的形成。在田野中解读民间文献,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不仅如此,民间文献本身就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区域性,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征程中,民间文献必将彰显其价值。

  在辨识与利用方面存在新挑战

  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琐碎性、持续性、差异性,决定了民间文献具有类型多样、数量巨大、信息庞杂的特征。民间文献的内容远远超出人们以往对文献的一般认知。在张思看来,在学者以往的研究中,的确较少利用民间文献。由于民间文献的庞杂性,在对其加以辨识与利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这就需要重新摸索并开辟一门“民间文献史料学”。相关学者要加强这方面的交流,多举办研讨班,交流对民间文献进行解读和利用的经验和心得,特别是交流失败的案例教训。这有助于民间文献资料的利用与研究。

  碑刻文献作为一种重要的民间文献,成为当前学界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碑刻文献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利用。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吴欣以碑刻文献为例谈到,碑刻资料在书写格式、书写目的和书写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该将其作为单独或唯一史料,而应该把它与其他史料相配合,进而形成证据链。

  对于民间文献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周亚认为,首先是规范问题,目前学界出版了不少民间文献集,但在文献的分类、整理方面可谓千差万别。其次是归户问题,民间文献一旦脱离了它所产生的环境,就有可能成为“流浪汉”,仅在一般意义上具有文献价值。特别是当某种民间文献因具备了“文物”价值而被恶意炒作时,它的身份信息更有被臆断甚至被篡改的可能。再次是解读问题,民间文献作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本,在符号(包括文字、图像等)书写、语言表达、术语运用等方面都与现今有较大区别,常常导致解读不通或理解错误。最后是问题意识不足,民间文献的区域性和个体性,为学者开展具有鲜明特征的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提供了绝佳材料,但也容易使他们陷入区域或个案不能自拔,偏离了学术研究的“初心”。

  推进民间文献数据库建设

  张思告诉记者,要提升民间文献的利用和研究水平,就要利用田野考察和考古学方法,去印证、检视民间文献,了解文献的背景和主人,并从文献主人的视角进行研究。要利用民众自己形成的民间文献资料来呈现、揭示民众生活的历史,并以此观察、审视社会的演变历程。

  吴欣认为,碑刻资料具有时间、空间、文化等多种属性,对碑刻的研究要从发现、叙说“事实”的角度,还原碑刻资料的本真。此外,要注重碑刻资料与其他资料的“互证”运用。

  周亚表示,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民间文献的运用价值。要加强民间文献研究的理论建构,通过对大量民间文献的分析、解读,归纳其普遍性规律,尽早确立民间文献整理和利用的学术规范,将民间文献研究上升到学科高度,使其走向成熟。他认为,提升民间文献的研究水平,一是要从文献学角度研究民间文献,既要在纵向上对民间文献的诞生、发展和消亡的整体性和个体性运动轨迹予以考察,又要在横向上对其主体、形式、内容、价值等进行研究,充分揭示文献背后的故事。二是要加强学科互鉴、学民互动,开展不同学科之间、学者与民间研究者之间的联合攻关,提升民间文献的解释力。三是要推进民间文献数据库建设,将大量分散的、区域的、混沌的民间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放入“云端”,建立数据关联性,这是提升民间文献利用率和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向。四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看待民间文献。杨华表示,应扩大挖掘新材料的范围,很多民间文献还没有被关注到或尚未引起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文献资料的研究也有待加深。

  本报记者 张杰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