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公共传播力
2019年05月13日 09: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13日第1690期 作者:记者赵徐州 袁华杰

  本报长春5月12日电 (记者赵徐州 袁华杰)5月11日,由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主办的“2019第一届中国公共传播论坛”在长春举行。论坛以“共享·未来:智媒时代的对话与认同”为主题,与会学者就主流媒体纵深融合与“四力”提升、全球传播发展趋势与中国媒体的未来、智媒时代的传媒生态等公共传播领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智能传播时代,舆论管理者、舆情研究者面对的问题极其复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认为,网络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现象。这种复杂性不仅在于研究对象的复杂,也包括研究手段的复杂。用开放、整合、协同的方式来形成新的舆情生产力、传播生产力、社会管理力,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

  智能媒体时代的舆情具有主体复杂化、客体多样化、社交媒体表达情绪化、实时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舆论领袖影响增强等新特点。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冠文认为,智能媒体的参与使得舆情危机产生的环境更加复杂,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舆情危机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因而要根据智能媒体时代的舆情环境、用户特征和需求主体,采取更有效的策略。在舆情危机发生期,要尽量缩小传播范围,控制其影响,同时要及时发声,以正视听;在舆情危机发酵期,要统一口径,持续发布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在舆情危机发展期,要切实解决问题,做到釜底抽薪,同时要注意细节和态度,体现人文关怀,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调查,以增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在舆情危机高涨期,要及时将自己的声音通过新闻媒体传达出去,学会借助新媒体平台与广大民众沟通;在舆情危机回落期,要启动行政问责和司法审判,进行公信力修复和社会心理辅导。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正面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进入智能媒体时代,打造平台型媒体,是实现媒体融合的重要途径。”在谈到融媒体如何发展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所长李岚表示,第一,要依托市场资源进行产业化运营,加快主流媒体的经营性业务转企改制,提高自我造血能力。第二,要以移动端为引擎,立足移动传播优势,突破单一广告创收模式,拓展经营渠道,推动主流媒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三,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一套高效协同、差异发展、结构合理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