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2019年04月15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5日第1673期 作者:张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本报记者 吕家佐/摄

  本报讯 (记者张娓)4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梁言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蔡昉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杨笑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奇,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出席会议。

  谢伏瞻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将其作为全院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套包括12本专题研究著作的《丛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能力和学术水平。希望有关部门做好《丛书》的使用和推广工作,为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应有贡献。

  谢伏瞻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二要全面准确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重大理论贡献;三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谢伏瞻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各环节;坚持以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和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真正做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凝聚同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梁言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大的理论成果就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他就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了三点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学问,要求我们研究阐释在学理化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坚实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要求我们研究阐释在深入实践上下功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植于人民的理论,要求我们“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梁言顺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重大课题、廓清大是大非的大学问。这一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都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不是一般的理论,是指引近九千万党员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的理论,是激励近十四亿人民向幸福进发的理论,是引领东方大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机的理论。对哲学社会工作者来说,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做真学问,而且是做大学问。

  张首映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思想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聆听时代声音,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全面深刻地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求我们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理解其理论体系、把握其精神要义、掌握其本质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丛书》是一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丛书,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介绍,《丛书》共约300万字,由近百位专家学者历时三年多合作完成。《丛书》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具体来说,《丛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系统性。《丛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跨学科、多视角、全领域的阐释,同时注重具体研究领域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二是准确性。《丛书》政治站位高,学风科学、严谨、扎实,特别注重读原著、悟原理,力争准确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三是学理性。《丛书》结合不同学科视野,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题主线、核心要义,阐明了这一重要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作出的中国的原创性贡献,揭示了这一重要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时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有可为的时代。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愤图强,奋力拼搏,书写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代表李林、卜宪群、张晓晶、杨洪源、徐进等先后围绕著作的创作主旨、主要特点、理论创新、学术意义作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宣传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自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