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2019年01月30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30日总第1627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徐州

  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新时期如何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如何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如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成为了相关领域学者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展现当代中国的精神和愿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看来,如今,我们能否在强起来的道路上迈出稳健、有力的步伐,不仅要关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建设,更要重视“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荣跃明表示,在当今全球文化格局中,西方文化仍然占据强势地位,中华文化则被视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明形态。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展开,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过程中,不仅要向世界呈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化的璀璨辉煌,更重要的是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灵世界。我们要向世界清晰地表达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实现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我们要让全世界相信,古老的中华文明不仅将焕发青春活力,还将与世界上其他文明形成互学互鉴、彼此理解、共同繁荣的关系。

  激发中华文化创新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其中,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信君认为,地域文化是在一定自然地理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过程形成的,为当地人民所熟知、所认同,带有地方文化符号特点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等诸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了对各个地域文化发展史和文化现象、文化特征的梳理工作,出版了一大批地域文化研究的成果。正因为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中华民族才拥有了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

  刘信君表示,虽然地域文化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成果十分丰硕,但也存在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力量分散,缺乏整合;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滞后,缺乏比较研究;优秀地域文化中许多具有精神标识性的文化精髓,尚未被提炼和展示出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克服研究短板,提高研究质量,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

  陈众议认为,中华文化中既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也有敞开胸怀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气概。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竞争背后的深层次、多维度的价值角逐势必更趋白热化。因此,我们急切需要强健自己的文化根本,只有当我们自己的文化足够优秀时,才能得到全人类由衷的尊重,也才能更好地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加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力度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涂可国认为,在新时代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不断加大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应加大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开发、传承及推广力度。文化部门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同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在全球软实力竞争中的国际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激励和鼓舞中华民族朝着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是构成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资源。涂可国认为,当前应该把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对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文化影响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特别是要抓好中国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塑造工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全球性价值。荣跃明认为,要通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围绕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创新传播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要充分应用现代传播技术来提高传播效率。

  此外,涂可国还提出,要努力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从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资源中深入挖掘人生智慧、处世之道与价值观念,向世界展现和推广和而不同、见利思义等积极价值观。同时,应注意保护好中华文化资源,对中华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从总体上把握中华文化资源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未来走向。还要把开发中华文化资源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好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化等工作。要制定明确而完善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打造国际化的文化品牌,进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