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19年01月18日 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18日第161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11省市,集聚了全国40%以上的人口,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超过了45%。自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以来,沿江各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经济与民生并重,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确立共抓大保护的格局,完善相关规划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聚焦民生改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未来,长江经济带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如何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3年来,沿江各地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做好加减法,重点诊治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建立长江大保护的长效机制。湖北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秦尊文表示,3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最大成效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从原来的“大开发”转向了“大保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共识。

  在重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波看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此,各地已达成共识。他提出,要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推进沿江各地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发展方式更加集约,进一步实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各地应巩固长江经济带环境修复的成果。在产业结构上,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淘汰一批潜在环境风险大、升级改造困难的企业,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建立具有高效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的网络化产业生态平台与基础设施,形成贯穿整个流域的产业生态系统。

  寻求差异化协同发展路径

  3年来,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另一大成效是一体化扎实推进。秦尊文告诉记者,由于长江经济带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差异很大,一体化是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进行的。

  沿江三大城市群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要结合所在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做好差异化协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表示,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且生态退化和污染情况严重,在发展中面临着生态修复、污染治理等多重压力。因此,推动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一盘棋”,必须要求东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技术支撑,要把优质资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而不应将淘汰落后的产能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秦尊文表示,一是要明确三大城市群各自发展目标。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建设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要培育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二是要明确龙头城市的功能定位。三是要协同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四是要联手打造中国国家经济地理横轴。以上海、武汉、重庆为“三核”,形成“国家经济地理横轴”,使得长江经济带不仅成为中国经济驱动轴,也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成长春认为,有效解决长江流域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应协同推进地方城市群融合发展,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大力支持园区跨域共建、产业飞地等合作方式,推进产业有序转移、产业链对接,协同推进产业园区共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协同推进交通软硬件建设,优化长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以大区域枢纽为节点,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谈到如何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问题,张波表示,首先要赋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能够在更高层面上协调沿江城市发展;其次要认识到各大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在国家规划的引领之下,也会因为市场的调节而不断变化。

  汇聚高质量发展动力

  3年来,长江经济带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3年来,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批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初具规模;3年来,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加速形成,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动力。

  潘家华认为,高质量发展有四个指标:一是要有经济的增长,而且对环境没有破坏性影响;二是要有就业的增长;三是要有相应的公共服务保障;四是资源利用效率高。经济社会各方面协同发展,才能称为高质量发展。此外,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若想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应引导人才“回流”,通过政府和市场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大力改善营商环境。

  张波认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关键的是创新,要通过全面创新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尤其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动长江经济带从粗放式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方式。

  成长春表示,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打破行政壁垒限制,建立区域“多规合一”体系。依托长江经济带区域人才、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强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并将东西部产业发展对接起来,推进区域产业转移与合作,合力建设覆盖长江经济带互为补充的全域产业链,构建有机高效经济体。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立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