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丝路审美文化资源
2019年01月09日 08: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9日第161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丝路文化是与丝绸之路相关联、缘丝路而生发、因丝路而“熔铸”的文化,而丝路审美文化则是丝路文化的特殊分支。有学者表示,丝路审美文化在沟通民心、构建丝路审美共同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力”。

  丝路审美文化源于互鉴与融通

  丝路审美文化既具有丰富多样性,也具有鲜明独特性。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金元浦表示,丝绸之路作为一个多国度、多民族、多地域文化汇聚融合的文化地理空间,其包含的审美文化内容是复杂的。从内容构成来看,丝路审美文化是一个多样的系统,它是在不同文化并存互渗、循环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从生产机制来看,“审美”与“互通”是其主要的生产机制。其中,“审美”为文化“互通”制造需求,“互通”则为“审美”消费制造条件。从存在状态来看,丝路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系统,它与经济、科技、道德等系统相关联,而且对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审美文化产生影响。从历史作用来看,丝路审美文化以“道”“器”合一的态势,促进不同文化系统在制度、精神、物质等层面开展交往,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彭修银提出,丝路审美文化涉及丝路沿线各民族在经济生产、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不同于现代审美文化的潮流性和断裂性,丝路审美文化更多地体现了互鉴性、通融性和共生性。互鉴性是指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而通融性则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尊重、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文化的独有风貌。正是在此基础上,丝路沿线各民族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的文化氛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从而产生共生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进告诉记者,丝绸之路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的交通线、大舞台。在丝绸之路这个广袤深邃的文化地理空间,多民族审美文化相互借鉴、汇聚融合,多种形式的审美文化彼此授受、共生共成,各种衍生和再生的审美文化产品交互传承、熔铸生发,形成了丝路物质审美文化、丝路图像审美文化、丝路文学审美文化、丝路活态审美文化和丝路创意审美文化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文化类型。丝路审美文化具有多元系统性、差异共通性、活态空间性、熔铸生成性、历史物质性、事件流动性和融通生产性等一系列特征。这些特征使丝路审美文化成为一种具有范式意义的文化存在,为人们理解丝路沿线各民族审美文化提供了“历史地理诗学”意义上的解释模板。

  发挥文化桥梁作用

  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思想之路。金元浦表示,在交通、通信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艺术、语言、宗教等各方面文化交流的大动脉,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通过丝绸之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汇聚融合、互证共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民心相通是根基,而审美文化互通则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张进认为,丝绸之路不断熔铸和提升沿线人民的审美品位、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让沿线人民形成审美共通感。在这种审美共通感的基础上,一个“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动态制衡的审美共同体得以构建。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丝路审美文化发展的价值轴线和终极追求。

  在彭修银看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而中华民族“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思想,则渗透到丝路沿线各国人民的观念之中。绚烂多彩的丝路审美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

  推进中外审美文化互通

  挖掘丝路审美文化资源是一项复杂浩大的社会文化工程,只有把握好其中重要的辩证关系,才能使丝路审美文化实现中外互通。张进表示,首先,在认识和总结历史经验和交往智慧方面,要把握好呈现历史、参与现实与启迪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在开展和实现“五通”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民心相通”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之间的系统性关联,充分认识“民心相通”的作用和价值,将丝路审美文化互通作为生产力要素。最后,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中华文化“外推”与“内聚”之间的辩证关系,“外推”只是手段,“内聚”升华才是目的,要切实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过程中的“在场性”。

  彭修银谈到,加强丝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不仅要保持各国在经济、医疗、能源等方面的通力合作,更要加强各国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交流,加强丝路审美文化的互通,使更多的民众可以通过鲜活的艺术样式来了解中华文化,并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金元浦认为,首先,要做好丝路审美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梳理工作,厘清丝路审美文化资源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要探索丝路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化路径,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激活古老的丝路审美文化魅力,对其重新加以利用,重构其价值。其次,应推动丝路审美文化不断适应当代的审美品位和市场需求。此外,还应尽快搭建中外审美文化贸易平台,完善相关保障机制,着力提供一个良好、规范的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环境。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