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克里雅河流域的文化内涵
2018年12月28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28日第1606期 作者:本报记者 刘维维 实习记者 张娓

  克里雅河流域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沙漠地质学、生物学、古气候学、环境学等学科的圣地,是人类破解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谜题,掌握沙漠气候变化规律,了解人类活动和沙漠环境变迁互动关系的关键地区之一。近日,“和田绿洲气候环境变迁——克里雅河沙漠段全流域自然与人居环境考察”课题组对新疆和田地区干涸的古代克里雅河中下游到尾闾地带进行了徒步拉网式综合考察。围绕克里雅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

  克里雅河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历史上,克里雅河孕育了丰富的绿洲文明,在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北京自然博物馆原馆长李承森告诉记者,达里雅布依绿洲是目前克里雅河流域最大的绿洲,生活在这里的克里雅人在中国西部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生活在克里雅河流域的几千年历史长河里,书写了新疆发展史中独具华彩的一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沙漠化日益严重,克里雅河下游的干河床长度增加,洪水灌淤的时间明显缩短,天然植被渐趋衰败,天然绿洲逐步萎缩,土壤次生盐渍化威胁加重,荒漠生态系统更加脆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李肖表示,为了挽救克里雅河天然绿洲,保护和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田地区文物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协作,成立科学考察组对克里雅河流域的历史环境做全面调查,旨在为推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理论支持。科学考察队专家告诉记者,此次在沙漠无人区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考察在国内尚属首次。

  发现重要文物遗迹

  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科学考察队专家对当地的古代文化类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田地区文物局局长张化杰介绍,此次科学考察组的人文科学组在沿克里雅河故道的考察过程中发现并标定文物遗迹47处,其中古城、居址、渠道17处;墓地5处;零星的文物散布地点25处,采集的器物类型包括陶、石、玉、铜、铁、琉璃、织物等,共约70余件(袋)。

  据李肖分析,距今4000—2000年间克里雅河流域的文化大致由三种古代文化因素构成,分别是以北方墓地为代表的土著文化、由阿勒泰地区翻越天山进入沙漠的古代文化和从中亚地区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沙漠的古代文化。他认为,最晚在青铜时代早期,古代克里雅河流域从上游到中下游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玉石开采、加工、使用及交换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田玉逐渐向东传播,到了商代就已经成为中原玉文化所推崇的极品。通过对此次考察中发现的一件白色石璧进行研究,学者进一步确认,当时在塔克拉玛干腹地生活的人们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对此,张化杰说:“从采集到的石璧、粟等产自中原地区的物产可以看出,至少在距今约4000年前,这里已和中原地区发生了文化交流。”

  此外,李肖认为,在塔克拉玛干腹地采集到的做工精细的玉芯石权杖,为权杖东传时经过新疆提供了证据。这件权杖表明,这里与中原不仅一直都有频繁的交流,而且与新疆以西的西亚、欧洲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张化杰认为,麦类作物、青铜工具以及马、羊骨骼等遗物说明,从青铜时代早期开始,这里和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一样,是欧亚大陆重要的文化交流孔道。

  历史上,西周至春秋时期,新疆就已有蜻蜓眼玻璃珠,到了汉代之后,数量更多。李肖告诉记者,这次考察发现的蜻蜓眼玻璃珠,所属墓葬年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时期,反映出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克里雅河流域已经成为塔里木盆地南北缘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

  未来展开专项调查

  当前,关于克里雅河流域的考察和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张化杰表示,对克里雅河下游古代河床的调查目前面临着交通不便、网络通信不便、生活物资不易获取、沙漠考察人才匮乏等问题。

  此外,遗物、遗迹作为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对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现实的反映。遗物、遗迹的修复和研究对于重现古代社会风貌具有重要意义。在李肖看来,要把对考察所获铜器、石璧、玉器、陶器等文物进行修复、整理和年代测定作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李承森认为,我们可以对历史植物遗存、克里雅河流域古遗址、动植物遗骸等进行数据提取、测年,从而摸清古代克里雅河流域的自然、人文风貌,重现古代克里雅河流域的绚丽风景。张化杰表示,要充分利用可继续调查研究的空间,对克里雅河上游区域以及相关地区进行专项调查,进一步探讨古代克里雅河流域文化的来源与走向等问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