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国际人才
2018年12月17日 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17日第1597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12月14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院长联席会第六届会议在暨南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外合作办学与学科建设”这一主题,探讨建设“双一流”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之道,并就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内部治理体系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

  培育新时代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内涵式发展明确了方向。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以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核心,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担起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任,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行政副院长徐琳表示,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国际规则、掌握国际最前沿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国际语言的国际化人才,因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的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融入双语或全英语的教育环境。同时,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教学中还应传授相关实用性知识。

  中外合作办学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遵循合作办学规律,理解新时代,认清新形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学术与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魏玲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的是符合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人才。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院长欧阳宏伟表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外合作办学飞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从扩大规模进入提升质量的新阶段。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副院长史达认为,在我国当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学科的办学实践中,将学科建设与中外合作办学全维度、立体化地结合起来的典型案例还较少。有的高校重点突出与国外高校的科研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学生交流交换为主,而在引入外方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则不够充分,没有建立起中外一体的治理结构;有的高校以中外合作办学为重点,注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学科点并不归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从而导致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比较薄弱。

  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课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迟淼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之路。她表示,加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首先应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法规体系,规范质量保障工作;其次,需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及管理自主性,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最后,要发挥专业中介评估机构的优势及作用,以实现质量保障机制中评估主体的多样化。

  注重政治引领

  中外合作办学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医科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联合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王晓林表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推动中国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任,是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大学教学经验及管理模式的中转站,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合格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对于合作办学机构招收的学生,要加强政治引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能够达到德才兼备的标准。

  中外合作办学是顺应世界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趋势、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新型办学模式。教育国际化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战。鲁东大学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梁淑艳建议,首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打造优秀的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合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这是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与思政工作的前提条件。其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创新“党建+思政”联动工作机制,这是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思想基础。最后,要做到党建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围绕办学治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工作,这是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党建与思政工作的主要内容。

  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院长联席会主办,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