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政治学发展
2018年12月14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14日第1596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12月8—9日,武汉大学政治学科发展110周年纪念暨“中国政治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就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解决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问题

  “政治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生存、竞争、合作、妥协以及社会中的交互。”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阳表示,近年来,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公共政策和国际政治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引起了政治学学者关注。

  “政治学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学科的重要性是由政治学的责任和使命决定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桑玉成认为,就宏观而论,政治学的责任和使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构筑人类良治生活蓝图并将其付诸实践;设计科学合理的制度,使人们能够各安本分、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共存共荣;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在非暴力状态下解决人类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性。

  “政治学研究要将描绘蓝图与寻求道路结合起来,设计优良制度与探寻有效方法结合起来,寻求价值与现实的对接,坚守价值取向与立足现实关怀。”桑玉成提出,在宏观层面,政治学要解决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问题。在中观层面,政治学要解决如何使制度设计更能体现人类政治生活的理想目标的问题。在微观层面,政治学要解决的是担当政治角色的个体和团体的实际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和所运用的政治技术等问题。

  创新政治学研究方法

  随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政治学也越来越多地借鉴其他学科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陈岳表示,经济学及其分析方法的迅速发展为政治学分析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框架。例如,博弈论在政治学领域的运用,直接导致政治冲突与合作研究框架的变化。同时,以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新宏观政治经济学为核心的新政治经济学的崛起,为贸易、投资、全球治理、区域一体化等领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框架。

  杨阳认为,在大数据、云计算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移动终端等新平台不断涌现,结构与非结构信息数据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单纯依靠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数据背后的政治问题已经显得乏力。有必要结合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分布式计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多角度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他说,指数式增长的数据对研究者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且高效地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以及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进行政治学研究,是政治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长期以来,政治学向统计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借取’方法,是方法论领域的‘消费者’,而以抽样调查、结构式问卷和定量分析为代表的调查法也一度成为政治学经验研究的主流范式。”陈岳介绍,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实验方法在政治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他还表示,由于在解决一些方法论难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研究者开始帮助政治学摆脱对其他学科的方法论依赖,政治学逐渐成为方法论的“生产者”。

  “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得到较大提升,逐渐从之前的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和定量研究;更加强调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采取不同的分析原则、程序和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政治学理论和解释框架。”在陈岳看来,中国学者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还需要从几个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经验数据本身的质量,逐步建立数据开放和共享的机制;加强对定性研究方法引进,促进混合方法在实地研究中的应用;增强对政治博弈论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探索实验方法在政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中国政治学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又为中国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深圳大学教授陈文表示,当代中国政治学研究植根于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为政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为中国政治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题材。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周平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新发展也伴随着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学术上进行回答。传统的西方政治学根植于西方政治现实,无法全面系统地解释中国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学理论体系,是推进中国政治实践的题中之义。对此,陈岳表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同时借鉴西方政治理论中相对成熟的体系框架以及合理的概念、内涵和原理,最终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体系。

  “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现代建构要面向世界,吸收西方现代政治话语体系的优秀成果。”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师伟认为,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自觉充分地继承民族优秀政治话语资源,做到“古为今用”,也要学习、借鉴和吸纳西方有益的政治话语资源,做到“洋为中用”,要自觉地在方法论上抵制食洋不化和食古不化的弊端。

  会议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