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路径
2018年12月05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5日总第158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吴楠 王广禄

  近日,“呈现与再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翻译领域及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学翻译实践与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建设”等议题展开研讨,从不同角度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献计献策。

  中国文化“走出去”空间大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表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下,翻译发展如何与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相适应,如何使中华文化翻译产品为国外受众接受,如何培养高端翻译人才,如何更加有效地增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认同和尊重,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探求解决之道。

  有学者表示,多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的翻译家和汉学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架起了一座座心灵桥梁,为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融合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人们期望了解世界文化的传统与潮流。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表示,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交流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从事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和出版工作的人员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和文学翻译都是通向和谐世界的重要桥梁,因为这两者的创造与合作,能使不同国家的人们心灵相通、共享精神盛宴。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黄荭表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中国成为西方媒体关注的对象,中国当代作家对中国社会客观、深刻的描写和剖析,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社会现状及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项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了很多机遇。然而在输出过程中,双方在审美倾向上还存在差异,在中外翻译作品数量上相差悬殊,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也正因如此,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市场的推广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加强文化内容建设

  选择哪些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

  中国文学作品走向西方和走进西方是不同的,而后者是相关学者当前应该思索的问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表示,谈及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需要澄清的是,这里的“世界”不仅包括西方世界,还包括东南亚、非洲,乃至中亚等。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仲伟合表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应以文化内容建设为根本和灵魂,尊重差异。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从而达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赢得国际话语权、为世界文化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等目标。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蒋其琴表示,在选择翻译作品时,除了选择经典作家作品外,还要兼顾现当代受年轻人欢迎的、积极的、健康的作品。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要重视翻译语言文字的纯正地道,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还要注重展现形式的新颖性和创意性。

  此次会议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作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华人文》编辑部承办。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