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民族走廊展现西部民族融合文化风貌
2018年11月23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23日第1581期 作者:记者朱羿 实习记者胡天莉

  本报西宁11月22日电 (记者朱羿 实习记者胡天莉)11月18日,“区域史视野中的甘青民族走廊”研讨会在青海西宁举行。与会专家从“甘青民族走廊”的学术价值、“甘青民族走廊”形成演变的历史过程等角度,揭示了“甘青民族走廊”研究对推动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甘青民族走廊”是与“藏彝走廊”“岭南走廊”并列的三大经济文化走廊之一。“自古以来,‘甘青民族走廊’就是我国西部地区农牧交错、华夷交融的经济文化过渡带,在中原与辽阔的西部边疆区域之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联结作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长鄂崇荣认为,走廊区域内各民族交融互动,共生共存,积淀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区,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在这里共同构建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丁柏峰说:“在‘甘青民族走廊’形成的过程中,‘丝绸之路’青海道成为各个民族迁徙的通道和融合的舞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民族的迁徙与相互融合。也正是此类民族迁徙活动,为甘青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提供了内在动力。”

  此次论坛由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