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8年11月09日 08: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1月9日第157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11月3—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青岛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72所高校的17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当代国际体系面临转型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北京大学教授梁守德表示,要坚持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的中国特色,立足于历史和现实,从自身角度观察国际社会,与时俱进,提出新思维,说明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炼、总结、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研究要直面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把握当前国际体系转型趋势。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认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核心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国际体系转型的中国理念。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提出,要推进全球学学科发展。全球学是以全球化为时代和学科背景,以全球化和全球问题所催生的全球现象、全球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探寻全球治理为研究归宿,以挖掘、揭示全球性为学术宗旨,探究世界的整体性联系和人类作为一个类主体的发展特点、进程与趋势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在蔡拓看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应该成为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议题,相关研究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战略选择。推进全球学学科发展,有助于从人类整体角度认识当代国际社会呈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中国学者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必须学会用世界眼光看问题,树立全球意识。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话语体系实现了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转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昌明表示,中国外交话语体系越来越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对于未来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观点,体现了中国的责任和担当。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阮建平认为,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时代需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主动自觉地加强各国间的政策协调,促进各国利益的深度交融与共同发展。第二,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第三,尊重各国差异性,凝聚和扩大共识。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何兰表示,国外的专家学者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分关注。他们认为该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对全球治理的重大贡献,将有利于避免国际社会分裂,加深各国经济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依赖。何兰介绍说,韩国学者曾撰文表示,中国从一个全球秩序的“接受者”变为“贡献者”,将在经济和政治上产生深远的地区和全球意义。

  保障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在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刘清才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新秩序,探索了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认为,五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变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取得了超乎预期的成就。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为相关国家带来了新理念、新机遇。

  在王志民看来,“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探索出一套各国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他建议,第一,努力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第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世界各国文明存在多样性,要找到不同国家文化间的共性,打造文化发展与文化交流的“一带一路”文化品牌。第三,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络机制。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舒先林认为,能源合作与确保能源安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仅有助于扩大沿线地区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维护能源通道的稳定与安全,而且有助于完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为区域能源合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此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岛大学主办,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