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焕发新时代光彩
2018年10月26日 10: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0月26日第1561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10月20—21日,中华美学学会2018年年会暨“改革开放与当代美学的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与会学者总结、回顾、反思40年来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展望美学的走向。

  文艺美学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振共鸣

  美学、审美、艺术构成了中国美学最为核心的学科词汇。从实践美学到审美文化,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生命美学,这些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美学研究的热点词汇。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认为,中国美学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扬帆远航,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新论题。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认为,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保持着与时代同进步的发展节奏,可以分为新时期、新世纪和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并相应地发生了三次转向。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础上,走“拿来主义”“实践检验”“自主创新”之路,发展既是当代的又是中国的文学理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一川对此同样感受深刻。他回忆说,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在全国的美学热潮中,文艺学出现美学论转向,催生了文艺美学学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已成为独立学科的文艺美学力求面向更加广阔而又丰富的文化原野,出现文学研究范式的文化论转向,各类西方文论与美学思潮涌入;当下文艺美学正在经历语言艺术论转向,意味着文艺美学在当前新时代条件下重新返回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初心上。

  新时代激发了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生态文明新时代与美丽中国建设伟大目标给中国生态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广阔天地。”曾繁仁表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使得生态美学由边缘话语成为主流话语,为生态美学奠定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哲学基础,赋予生态美学以全新的审美对象与全新的审美内涵,还为中国生态美学建设拓展了领域,使之由书本走向社会,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成纪表示,思想界对美和艺术理论的价值定位于纯粹个体化的审美价值观念。进入新时代,这一情形借助国家现实政治的激励开始发生巨变。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2018年,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美的价值已从传统的“以美育人”转化成了现实政治层面的“以美立国”。刘成纪认为,中国美学史界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时代变化。最直接的成果是近年来有关中华美学精神的讨论增多,这些讨论确立了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同时,“美丽中国”概念最直接地刺激了国内的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研究。

  高建平认为,新时代给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新时代中国美学应顺势而上。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也是建立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的应有之义,是新时代美学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潘立勇认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价值取向与形态建构,应该是关注生存的境界美学、知行合一的行动美学、本心独知的个性美学。在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根基和心灵智慧基础上,我们追寻对世界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平等的前提下与世界对话。

  “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当代美学提供了最重要的资源,使得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建设有了坚实的基础。”曾繁仁表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强调了“文化的自信”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如果说西方美学观念是一种关于美和艺术的哲学,那么中国美学则是一种从美和艺术出发的哲学。”刘成纪认为,中国美学的“中国”,是一个地域、国别与文化、历史融合的概念,与此相关的美学包括了中国现当代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借助美学视角揭示中国文明的审美本质,可以使美和艺术之于传统中国的价值得到伸张。这一价值既在艺术领域,也在制度、文化领域,从而使中国美学史研究成为全方位理解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高建平认为,在美学兴盛之时,注意既要从中国看世界,又要从世界看中国。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之时,不仅仅满足于能见度,更要追求学理的深度。

  会议由中华美学学会与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