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8年09月21日 08: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21日第154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重塑长期产业竞争优势

  智能制造是集成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系统。其“智能”体现在能够自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实现从产品设计制造到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的优化,具有高效化、优质化、绿色化、网络化、个性化等特点,被视为未来全球制造业的主流系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芮明杰认为,智能制造代表了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代表了制造业发展的现在与未来,是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软件技术、装备制造、工业设计等先进技术的融合,更是制造业强国的核心产业。智能制造将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方式、制造技术、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品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同时,让大规模定制生产个性化产品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在智能制造的推动下,未来工厂朝小型化、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间分工也将更趋专门化,确立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体制,带动产品智能化发展,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此外,智能制造不仅避免了无效产出,节约了资源与交易费用,而且在生产服务过程中还能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能够不断优化生产与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主攻方向便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为新经济的培育发展提供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阳华提出,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对我国重塑长期产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意义。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全球正在快速进入智能制造时代,中国智能制造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是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制造业发展拥有生产的全要素,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理表示。

  黄阳华认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机遇是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随着要素成本上涨,制造业企业投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在需求不断增强。同时,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谈到中国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时,芮明杰提出,人工智能、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刚刚开始发展,我们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智能化概念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在收入提高后,消费偏好会发生重大改变,更偏好追求个性化消费。这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发展空间,市场机遇已经存在。

  对于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黄阳华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我国智能制造创新能力与世界工业强国还存在差距,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支持能力都还不够。第二,智能制造以数据为新型要素,而目前国内存在重“硬”装备、轻“软”数据的现象,涉及数据的一系列产权问题也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智能制造新业务的开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抑制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第三,智能制造的发展,还需要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支撑,但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存在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协调难的问题。

  王理谈到我国智能制造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虽然政府资助了不少提升制造能力的项目,但与企业相关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并没有得到有效传播,政府、行业和企业还没有形成相关机制来实现知识的共享。智能制造领域知识的传递将是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坚持创新驱动

  当前,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智能制造对企业的利润贡献率明显提升。中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能力素质提升,为未来制造系统的分析预测和自适应奠定基础。中国已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国,且需求增长强劲。

  谈到未来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时,黄阳华表示,要坚持创新驱动,特别是在工业无线技术、标准及其产业化、关键数据技术和安全技术等领域,实现创新能力的赶超。同时,要在数据要素方面形成禀赋优势,不断推进数据要素的立法,鼓励合法的数据采集、利用、保护等新业态的发展。加快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5G网络建设、建立公共的高效能运算研发和服务中心等,并推进行业工程数据库建设。

  在芮明杰看来,智能制造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支持,而且需要市场机制。促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种创新资源的整合,实现创新主体的联动,形成“政产学研”一体的机制,全面推动智能制造的研发与创新。借鉴国内外经验,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工业用土地利用率和单位产出效率,大力推进产业园区二次开发。结合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重点领域的需求和全球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高度专业知识的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配套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流通过程的自动化和网络化,以“机器换人”,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