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2018年09月21日 08: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21日第154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明海英

  9月15日,“首届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在长江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研讨。

  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需要打破上中下游区域分割,建立起多层次的协商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区域,长江经济带应建立在不同区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一套科学衡量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评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

  在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看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应在充分考虑各地区发展阶段、资源禀赋、能量等级的基础上,从全国乃至全球的大格局中进行定位谋略,形成协调性均衡发展的格局。

  “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应当重视各省(市)利益共享与补偿,以共同利益点为纽带建立区域间协调机制。”成长春表示,长江经济带协调性均衡发展战略架构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将长江经济带内分散式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联动化,增强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联动效率。第二,构建互利共生关系,促进各区域形成共生意愿、完成共生行为、共享共生资源、实现共生价值。第三,加大支持长江上游地区向西开放的力度,形成长江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的新格局。

  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成长春认为,三者之间的耦合匹配,对于探索如何以科技创新能力为驱动,以生态环境修复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但不能只顾短期利益,应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眼光。

  “在长江经济带中,东部地区城市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而创新效率低下主要是受技术效率影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邓宏兵及其团队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教育投入水平、信息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城市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各不相同。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弱,城市间联系的板块化现象显著。”曾刚建议,建设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体现创新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性、创新要素跨界流动性、创新主体互动合作的跨越性。同时,构建对外对内双向开放新格局,以推动区域创新的整体发展。

  “长江经济带沿线新兴产业集聚度高,人才资源充足,科教事业发达,创新意识强烈。”邓宏兵表示,应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新的技术制高点和产业增长点。同时,还应做好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工作,加速创新资源的流动。

  聚焦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

  谈到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研究时,曾刚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视角,介绍学界主要关注经济带区域地理特征的实证研究、经济带建设的政策研究和服务于政策分析的现状评估等问题。在他看来,需要更多关注长江经济带发展条件的复杂性和内部差异的悬殊性。

  “大跨度流域经济中的区域间协调发展一直是研究重点。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使流域航运、铁路、公路等区间‘硬件’得到了持续改善,但‘软件’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丰富。”成长春表示,长江沿岸教育科技资源富集,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聚焦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的研究是未来推动区域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带动沿岸产业升级、实现提质增效发展的潜在动力。

  “许多学者都对长江经济带的经济、交通、人口和空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关注经济带内的创新活动的学者较少。”曾刚提出,对于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内创新合作、如何培育区域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如何为不同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等细节问题,仍需细化。未来有必要对当前长江经济带内部的创新绩效、合作主体、资源和机制进行系统评估,从加快创新成果生产和推动创新合作与技术扩散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与战略。

  成长春认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不仅涉及地区间要素资源、管理模式等的横向联动问题,也需要关注宏观国家政策、中观沿江企业园区、微观居民员工等研究主体的纵向协同问题。如何构建多区域、多系统、多层面间的互动协作机制与路径,如何深入挖掘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内生驱动力,是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

  此次论坛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