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拓宽屯堡文化研究视野
2018年09月19日 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9日第154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通讯员 孟凡松

  屯堡文化是黔中等地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近年来,屯堡文化研究持续走向深入,经过前期的学术积累,取得了一些重要新进展。2018年,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成立,并在贵州安顺举行了首届明代屯堡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屯堡文化研究相关的各级课题相继立项,将屯堡文化研究推上新台阶。

  打通屯堡与卫所研究

  卫所是明清军民二元社会建构、延续和消解的主体性力量。屯堡作为明代卫所制度落实于基层社会的产物,以聚落的形态存在,并分为九边沿线、东南沿海和西南边陲等数种类型。学界提出的晋北屯堡、辽东屯堡、长城沿线军堡、防倭寨堡、内地屯堡、河西走廊屯堡、黔东南屯堡,大体都是卫所将其所辖人口、土地与军事防御功能融入基层社会,并最终以聚落形态呈现的产物。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会长王芳恒认为,由于屯堡具有基层社会实践属性,故历明而清,当卫所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之后,屯堡作为一种族群或地域文化现象,仍在地方社会的动态建构中绵延至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卫所与屯堡研究相疏离乃至彼此阻隔的现象一直存在。学者表示,这主要表现为卫所研究者擅于梳理卫所的明清历史,而未能考查其在基层社会的衍变过程;屯堡研究者长于屯堡族群与屯堡文化的当代考察,而昧于辨章其在明清的源流。学界近年来对卫所基层社会——屯堡加以关注,拓展了屯堡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学界尝试着将卫所的制度设计与屯堡的基层实践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使得打通卫所与屯堡研究成为可能,而“屯堡学”的建构也因此有了更为深广的学理基础。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肖立军认为,可以基于卫所的军事与屯田职能,将卫所与屯所进行区分。“卫所”与“屯所”相兼而设的制度安排,内在地凸显出“卫所改为州县、屯所融入里甲村社”的趋势。这种区分比较“卫所”与“屯所”的思路,对于打通卫所与屯堡研究很有启迪意义。

  深化屯堡移民研究

  在以明代军事史视野考察屯堡的同时,学者加强了对屯堡物态遗存的研究。

  天津大学教授张玉坤等学者在考察研究明长城沿线军堡的层次体系与空间分布后,将明代屯堡聚落分为西南边陲、东部沿海和北部边疆这三大类型。他们认为,北部边疆的长城军事聚落在“都司卫所”制度下,具有等级分明的层次体系,并形成了“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的空间布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者周政旭集中探析了明代黔中卫所屯堡的空间分布与形制。他认为,黔中屯堡聚落形态与聚落的管理层级、形成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周喜峰认为,明末辽东屯堡的层级次于卫所城,但高于墩台,属于军事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屯堡文化研究中,移民研究向来受到关注。学者认为,明初卫所以军事移民为主,兼及非军事移民。相关研究涉及明初军事移民与边疆经略、汉族边疆移民的在地化发展,及其族群互动、移民政策的实践逻辑和民间表征符号等问题。

  对于卫所移民的在地化发展及其导致的族群现象,学者进行了深入探索。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石峰提出了“边汉社会”理论概念。他认为,黔中屯堡所代表的“族—会”型汉人乡村是“边汉社会”的类型之一。“边汉社会”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在边疆民族研究中改变“少数民族”的单一视角,从而对边疆社会的动态建构过程作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解读。安顺学院屯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吕燕平分析了苗岭走廊的明代屯军后裔族群。他认为,在明朝贵州军政措施影响下,族群的迁徙、互动、融合颇为频繁。安顺屯堡人等明代屯军后裔族群为“苗岭走廊”研究提供了丰富案例。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