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为媒体发展注入活力
2018年09月12日 08: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9月12日第153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段丹洁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技术基础上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新闻生产方式。近日,记者围绕当前数据新闻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采访了相关学者。

  移动端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据新闻”是基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历史信息和即时信息的高效处理,从而具备更高归纳统计能力、可视化呈现能力以及新闻生产效率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由于数据在报道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又被称作数据驱动新闻。

  数据新闻是英美等国家新闻界兴起的一股浪潮,随后逐步扩展到全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林溪声介绍说,早在2006年,《华盛顿邮报》的软件工程师阿德里安·哈罗瓦就提出了“数据新闻”概念。哈罗瓦认为,媒体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原始数据,为公众提供更重要、更有参考价值的报道,以便于公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遭世界。记者也可以通过公布结构化的、机器可读的数据,与以叙述故事为核心的报道形成互补,以适应媒介变革的需要。“时至今日,大数据已成为人们获得新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也被视作改变新闻业市场与组织结构,以及新闻与公众、媒体与政府关系的有效进路。”林溪声说。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陈积银告诉记者,数据新闻是数据统计、分析与新闻报道的结合,其流程为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即从数据中寻找故事,用数据处理来讲述故事,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故事,从而实现新闻价值。当下数据新闻的选题范围越来越广,技术支撑多样化,软件服务程式化,学科知识交互性越来越强,其在移动端的呈现也越来越受到传播平台的重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方洁表示,当前,采集、分析、计算量化数据的便利程度大幅度提升,催生了数据新闻实践。反过来,数据新闻实践也构成了媒体转型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推动媒体拓展报道的方式和形态,为公众提供更富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

  给媒体带来转型机遇

  在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产生了巨大影响。陈积银表示,传统新闻生产的过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然后进行现场或远程采访调查,最后撰稿成文。而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则包括选题、挖掘数据、过滤数据、数据可视化、编辑成稿等步骤。大量客观数据的支撑使传统新闻生产过程更加完善。数据新闻的生产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学会对数据进行抓取、处理与可视化。此外,通过网络对全球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将使得全球化新闻报道成为可能。

  随着硬件技术和算法技术的拓展,数据新闻嵌入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并以自动化、规模化、快捷化处理和呈现信息的方式,把媒体报道的覆盖范围和创造活力提升到新的高度。林溪声表示,数据新闻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改变了新闻的话语形态,增强了内容的动态性、参与性。当前,数据新闻平台日益增多,提升了数据新闻生产的专业标准。他们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诠释宏观社会现象对用户的影响,并以算法的方式精准推送新闻。

  随着数据报道覆盖领域越来越广,突发新闻报道也开始运用数据手段,并由此突破了传统媒体无法快速获取、分析历史数据的局限。这也是大数据给媒体带来的转型机遇。方洁认为,数据新闻更新了媒体人的报道观念,便于人们对新闻事件或现象做出更多维的报道。通过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新闻业务使新闻叙事更加多样化,从而丰富了新闻的叙事语言,让用户拥有更多“发现”的乐趣。此外,数据新闻还推动了融合报道机制的形成,催生了多元化的产品运营路径。

  利用数据讲故事是核心

  当前,数据新闻业仍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才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在林溪声看来,首先,在充分体现新闻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公益性、商业性等策略手段,实现与主要数据拥有者的合作,并平衡好数据应用与信息安全的关系。其次,不断进行深度挖掘和专业提升,弥补数据新闻在叙事层面天然的品质缺憾。最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意味着部分新闻生产有可能被机器取代,传统内容生产者应直面现实,努力提升自身的数据素养,加强与新闻生产各部门的合作。

  数据新闻在数据使用方面,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加以辨别,对数据的代表性加以分析;在数据处理方面,要去伪存真、弃粗取精。陈积银认为,数据是为新闻服务的,新闻是为人服务的,利用数据讲故事才是数据新闻的核心。可视化新闻是讲好故事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在可视化方面,不能一味求酷,忘记新闻的本真。在数据新闻的排版布局、图文权重方面,不宜过度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了新闻的叙事性使命。

  陈积银表示,现阶段,我国数据新闻方面的人才依然偏少,尤其是技术型人才更少。加强数据新闻技术人才培训是当下数据新闻教育的重头戏。数据新闻技术在不断更新,数据新闻人才也应当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