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8年08月17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17日第1517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近年来,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亮点。不同层次的增长极构筑形成了多点支撑的区域空间增长格局,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有学者认为,在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时,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迫切需要精准化政策设计、模拟和评估,从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有序实施,近年来,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区域增长格局发生转变,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

  “经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表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份额有较大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明显缩小,总体区域发展差异呈现收敛态势。

  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吴福象表示,在城市发展层面,过去单一的城市发展格局,正逐渐演变为区域间一体化发展,并通过城市和区域间的一体化,形成多层级城市群空间发展的网络化格局。在国家战略层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各类国家级新区和双创示范基地试点都让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架构和功能逐渐清晰起来。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兰冰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我国在各地区的协调发展、重点经济带的协调发展、城市群尺度的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步。第二,区域发展质量逐步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理念逐渐由以追求总量与速度为主线,转向以追求质量与效益为主线。发展目标也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逐步提升。第三,区域发展目标突出“以人为本”,以协调促发展成为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切入点。

  增加协调发展的维度

  在区域经济格局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吴福象看来,地区产能分布失衡、国内外技术结构失衡、就业和产业高度不匹配等问题目前较为突出。吴福象分析称,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中西部地区的优质资源、劳动力及一些基础产业被吸引到沿海发达地区,导致东部地区产能过剩,环境不堪重负,而中西部地区工业体系不健全,由此造成国内地区间产能分布严重失衡。其次,早期对外开放的主体区域是东部沿海。这些地区嵌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主要以代工方式参与外资工厂的制造环节,而没有从战略高度来加强研发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因而出现了内外技术的重大失衡。再次,“孔雀东南飞”现象进一步加剧了产业和区域双重二元结构现象,也导致地区间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协调。

  李兰冰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迫切需要对地区、城乡、内陆和沿海等多维度区域类型进行统筹规划,构建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第二,城市群与城镇化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群规模体系与空间分布失衡、城市群功能分工与协同能力不强等方面。第三,区域产业供给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较短、区域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第四,区域发展动力变革问题。在成本上升等背景下,迫切需要通过有效强化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破除制约产业链发展与价值链攀升的障碍因素。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涉及市场协调、治理协调、空间协调与产业协调等多个层面,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有效配合。”李兰冰表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亟须精准化的政策设计、模拟和评估。其中,应关注三个核心内容: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区域政策收益短期性和长期性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区域政策在国家层面的总体收益;三是评估某一目标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否会造成其他地区的损失,尽力避免区域政策实施的冲突。

  对此,陈耀认为,首先,要构建多层有力的发展援助机制,对依靠市场和自身力量发展艰难的地区提供全面支持。其次,要构建规范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侧重在转移支付、税收分成、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最后,要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前提下,构建权威的组织协调机制,保障和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和城市群内部的协同。

  吴福象表示,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正确处理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之间的关系,解决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之间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未来中国区域经济的主要议题是改变“胡焕庸线”悖论,让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公平与和谐。以东北振兴为例,要想尽快扭转“孔雀东南飞”现象,就应该在东北大力发展纺织服装行业,让更多的女性在当地就业。这样既能改善当地就业结构,又能让地区人口结构趋于优化。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