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18年08月15日 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15日第151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4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说明,教育可以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满足国家、地方、组织和个人发展需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奇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刚认为,现代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和人才,但两者都依赖教育的发展。没有科技人才就没有科技创新,而没有教育的发展,则没有人才的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表示,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因地制宜,重视本土经验,坚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方式。

  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贾永堂表示,教育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奠定了国家强势崛起的基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幅度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理智与精神高度,孕育了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最终将提升文明的整体水平;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世界教育的巨大进步,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空间。

  总结4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事件是高考制度的恢复。”吴刚表示,它既开启了选拔并培养优秀人才的机制,也使得教育开始介入社会流动,成为年轻人实现社会升迁的一种方式。40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也改变了我国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人口比例。此外,我们可以从全球视角观照中国教育,将中国教育置于世界体系中加以理解。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中国基础教育的良好表现正得益于这种开放性教育体系给予的滋养。

  贾永堂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持续快速发展,构建了一个相对完善、庞大的教育体系;在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质量水平也得到有效改进,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高等教育层面,中国顶尖大学在各类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表现越来越抢眼;学校教育的直接产出快速增加,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快速发展倒逼治理的进步,在发展过程中,我国教育治理得到有效改进。事实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治理体系,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教育中心。

  李奇表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至少蕴含下列三点启示:恢复高考不仅拉开了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序幕,也明确了教育机会分配的一条核心原则,即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以家庭成分或社会资本作为分配的原则,凸出了自致特征、淡化了先赋特征,凸显了教育机会分配中的公平性;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为代表的一批立法行动开启了教育法制建设的新征程,为高等教育依法治教奠定了规制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启了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改革。此后,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与政府的问责权形成互为促进和制约的权责关系,释放了高校的办学活力。

  程方平认为,我们还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强调教育均衡发展,高校对此有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尤其是在推动职业教育突出自身特点和方向方面。

  探索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吴刚认为,中国的教育发展,一直得益于开放体系带来的适应性探索,这种探索体现了多样、包容和渐进的特点。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应继续秉承“改革开放”的传统,寻求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路径。

  “教育事业的发展千头万绪,其中,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区分领导与管理的关系,这些都应当是未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李奇表示。

  贾永堂认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应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内涵式发展的步伐,中小学教育要逐步走出应试教育的樊篱,高等教育要加强质量建设;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治理转型,释放基层活力与创造力,尤其是要转变治理模式,实现从基于目标的治理向基于规则的治理过渡,并努力构建一个自主的教育场域,激发组织试验,积累组织知识,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活力的良好的教育秩序和教育体系,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及时总结经验,探索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增强中国教育的影响力,使中国成为更高级别的世界学术与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