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外国文学经典重估与反思
2018年08月10日 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10日第1512期 作者:记者张聪 通讯员马翔

  本报南宁8月7日电  (记者张聪  通讯员马翔)近日,“理论—思潮—经典重估与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召开。与会学者就“西方文学理论反思与创新”“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外国文学经典重估与外国文学教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蒋承勇看来,长期以来,文学研究领域存在着对西方文论盲目跟风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实质是文学研究者理论素养的匮乏。经典重估意味着评判标准的更新,研究者只有具备较完善的理论素养,并在吸纳中外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进行创新,才能引领并激活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有效性。经典重估不仅是对经典作家和作品的重新定位与重新阐释,同时也涉及对不同时期重要文学史现象和重要文学思潮流派的重新阐释与评价。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赵山奎认为,一部经典作品本身就包含着其与之前经典作品的重估关系,因此需要研究者在“古与今”的视野中重新审视。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生安锋提出,世界文学在后结构主义思潮冲击下出现的疆界松动,不仅带来了文学研究、文学选集和教科书等实践层面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对传统西方经典、文学史和世界文学的认知。

  理论反思与经典重估密不可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葛桂录对理论批评方法的教条式依赖进行了评述。葛桂录认为,理论创新源于批评性的思考,文学批评与经典重估应回到文本所展示的丰富世界中,帮助读者恢复历史的、现实的常识与记忆。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武跃速从外国文学教学实践出发,回应理论盲从现象。武跃速认为这种现象是由文学研究与教学之间的某些“区别”和“断裂”造成的。深层梳理文学思潮可以更好把握文学史、阐释经典,从而有效避免理论盲从。

  针对外国文学教学,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涂险峰提出,理论盲从也是研究者自身学术位置模糊的后果。因此,开设学术史课程、在学术规范训练与学术创新意识的培育中唤起研究者的学术自觉,就很有必要。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与翻译研究”“西方文学理论建构与反思”“西方文学思潮研究”“外国文学经典传播”等议题,结合具体文学经典文本进行了讨论。

  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工商大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