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推进儿童教育实践改革
2018年06月20日 08: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20日第1475期 作者:赵徐州 袁华杰

  本报长春6月19日电  (记者赵徐州  袁华杰)6月15—16日,以“教育与儿童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二届批判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来自国内外近4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批判教育学的新思考”“儿童的美好生活意味着什么”“教育要培养儿童什么”“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美国查普曼大学教授彼得·麦克拉伦提出,教师不应该只关注知识,而更应该关注学生本身,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互惠的关系,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于伟认为,儿童的美好生活所独有的特征是极富想象的、渴望自由的、与游戏为伴的,是离不开伙伴关系、蕴含价值追求的。但现今快速的社会生活节奏、被给予的“成人之爱”以及追求“完美主义”的教育倾向,对儿童的美好生活造成了困扰。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认为,理想的儿童生活与教育可以从身体出发,以儿童感性能力的激活与审美节奏感的唤起为中心,一点点带出儿童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柳海民提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需要在教育文化层面,进行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创新与尝试,包括学校制度、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学校活动、教师评价等。“让儿童站在学校的正中央”,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的基础上,加上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历,变为“四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双能”的基础上,加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变为“四能”;变单向思维为双向思维,变结果的教学为过程的教学,变平面学习为深度学习,实施创新的教学,推进教育实践改革。

  研讨会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单位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刘远舰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