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研究步入发展快车道
2018年06月13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13日第1471期 作者:张清俐

  6月8—10日,由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主办,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跨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国际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此次会议旨在促进中外跨文化交际研究,提升跨文化教育质量,探讨跨文化教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意义和作用。

  跨文化研究者肩负新使命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认为,20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大大加强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但也带来了种种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人类历史进入新千年后,在此宏大历史背景下,中国政府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特别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要让这一美好的理念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化到和谐繁荣的更高境界,中国跨文化研究者肩负着特殊的新使命。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俊菊表示,近年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呈现出视野开阔、方法多样的态势。从浅层教育走向深层发展,从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拓展到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步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必将推动跨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跨文化人才,为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发掘多层面跨文化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顾力行表示,跨文化性不仅是对“文化交汇时”的描述,也是对“跨文化”人的身份、视角和态度的描述。在这个意义上,跨文化交际是作为一个故事或一种具体的叙述而存在的。未来可以通过新兴模式和研究应用程序,发掘多层面“跨文化研究”领域的潜力。

  在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看来,2017年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呈现以下趋势:首先,文化被重新定义。以调查价值观的方式定义文化的方法不断受到批判。文化从作为存在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转变为作为行动的、关系的协商性诠释,成为一种“斗争的地带”。在理解文化冲突时,研究者往往从宏观的文化差异和微观的个人特性两方面寻找解释。文化差异的观察视角从国家层面转移到群体,从不同群体间走向群体内部,从地理性差异转向历史性变革。其次,跨文化适应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与拓展。文化适应的主体越来越多元,情境越发精细。文化旅居者、返回原住地者、离散族裔、跨文化家庭和欧洲难民成为主要观察群体。研究既书写了世界范围内形态各样的移民成功或失败的适应经历,又注重对东道国居民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与文化自觉意识的探索,文化身份越发成为流动的概念。再次,跨文化传播能力理论不断被丰富和完善,研究视角从以测量为主的、模块化的线性研究模式,转向探讨其建构主义和交往主义的本质。最后,媒介作为推动跨国家、跨区域和跨文化交往的角色得以凸显,从而给文化接近性、文化霸权、刻板印象及混血文化等概念赋予新的注脚。

  传统文化影响跨文化交际

  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匈牙利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用学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卡达在研究中英跨文化交际时发现,语言、个体道德规范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关联。就中国文化来说,有一些互动规范如“忠诚”“尊重”等,体现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交互性特征,这种特征使得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有所区分。然而,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虽然个体道德规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范之间存在重要联系,但跨文化心理学表明,驱动个人行为的内在价值与意识形态规范,在人类认知中的等级层次并不相同。

  王俊菊通过对中国语境下学习的国际学生的研究发现,这些国际学生对大多数教育思想都有积极的回应,其中中国传统学习观念得到了很好的接受。国际学生的认知被归因于个人、情境和文化因素,并且与他们的教育水平呈正相关。学生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看法,表明了不同文化教育理念的共同核心价值,以及源文化对他们目标文化观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