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建设一带一路
2018年06月13日 08: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13日第1471期 作者:査建国 夏立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6月8日,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加强新时代‘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沪举行。

  构建一带一路话语表达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冯绍雷表示,国际秩序正面临重大变化,立足于这一关键时刻,“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治理变局提出的中国方案,而写好中国方案则需要依靠寻找彼此利益交集、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和规划、管控彼此分歧等多方面努力,这也预示着“一带一路”研究需从事实描述阶段向理论分析阶段转型。“一带一路”建设正面临国际关注度提升和相关学术专著不足之间的矛盾。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话语表达新体系,既有助于解答国内外关于其意图、进展和前景的疑虑,也有助于在总结五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经验指导实践,以理论完善认识。

  我国单方面大规模引进西方社科著作的时代已经落幕,而通过国际语言讲述中国的经验、故事和方案的时代已经来临。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徐以骅认为,应该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系统性翻译中国社科作品,实现从分散的学术话语到大国学术的整合。应将国家发展与学术发展相结合,推动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应在国内政治稳定、政策支持有力、学术环境开放三个前提下,以优秀历史文化、庞大社会资源、广泛战略布局和丰富外交经验为支持,为国际社会提供学术产品。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敬鑫表示,“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形式。应强化“一带一路”话语对接,确保话语内容平衡,兼顾机遇与挑战,鼓励更多中国学者走进国际舆论场,以此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的对内与对外、官方与学者、国内与国外三种话语问题。

  上海市委党校讲师邹磊表示,应以政治经济学为路径,立足于历史维度与比较视角,结合大量官方文献、实地调研和生动案例,深入分析古今“一带一路”在地缘环境、经贸关系、宗教生态等核心主题上的“同”与“异”,从学术话语层面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全景式呈现。

  探索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新模式

  五年的实践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相关国家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沈炜表示,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将“一带一路”与教学培训、决策咨询相结合,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舆论宣传。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一带一路”思想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上海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承担起重要的使命。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教学培训、学术研究、决策咨询、舆论宣传几个方面,对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有积极作为。

  在上海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吴新华看来,应树立双向合作、求真务实意识,从金融服务、贸易投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等具体层面入手,多方位、多层次推进上海“桥头堡”建设。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林大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面对与周边国家交往模式的差异、沿线国家贫富差距的现状,以及其他全球性的困局,中国应与相关国家开展系统性的务实合作,以现实为根据,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工业化为手段,从点到面,由浅入深,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变得更加重要。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综合处副处长毛慧红表示,上海商务部门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主要做法分为构建贸易投资网络、搭建贸易促进平台、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和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四个方面。应重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拓宽贸易畅通渠道、做大贸易规模增量、促进贸易带动投资,以务实合作态度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致力于实现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归。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理论与现实并重,话语体系建设与合作模式探索并行。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