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中欧人文交流新境界
2018年06月13日 08: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13日第1471期 作者:毛莉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在京揭牌,“中外人文交流与中国对外关系”研讨会同日举行。人文交流如何为新时代中欧关系注入新动力,引发与会专家学者热议。

  人文交流成中欧关系“第三支柱”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所言,如今,中欧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最稳定、最富建设性、最具影响力的伙伴关系之一,中欧人文交流成为助力中欧关系发展的“稳定锚”和“压舱石”。随着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建立、完善和不断拓展,人文交流为中欧合作奠定了宽广和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欧洲保持与中国关系的稳定不仅在双边层面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的总体稳定也具有建设性作用。”欧盟驻华大使史伟认为,继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之后,人文交流已成为欧中关系的“第三支柱”,是欧中相互加深理解和合作的核心要素。2018年是中欧旅游年,也恰逢欧洲文化遗产年,欧中将通过举办一系列有象征意义的人文交流活动推动欧中合作向前发展。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实现这些愿景,民心相通是基础和前提,需要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我们要通过人文交流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把握中欧人文交流新形势

  今天的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欧洲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中欧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在此背景下,需要深刻把握中欧人文交流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周弘认为,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欧洲智库对中欧关系的疑虑有所上升。为了更好增信释疑,中欧更需要通过加强人文交流寻找双方的共同性。中欧虽然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重大的根本性分歧。例如,推动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社会进步,追求更体面的工作、人的全面发展,都是中欧双方的共同发展目标。中欧人文交流应该着眼于为这些共同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在中国人民大学让·莫内讲席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看来,无论是中国、欧洲,还是世界,都需要用一种全新视野看待中欧人文交流。从中国的角度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加主动走向世界,这要求对欧洲人文历史必须从走马观花式的了解走向更精细化的深度研究,对欧洲经验必须从补课式学习走向创新性借鉴。从欧洲的角度看,民粹主义、极端主义等思潮的兴起,动摇了欧洲自视为世界规范性力量的传统观念,欧洲正在用新的眼光认识中国和中欧关系,越来越倾向于从人文的视角看待中国。从世界的角度看,中欧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经贸和双边层面,中欧人文交流承担着为“人类往何处去”寻找答案的使命。“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多极化、全球治理等,中欧之间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共同价值观,这将有利于全球文明的再创新。”

  开拓中欧人文交流新空间

  新形势给中欧人文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对华为公司委托德国智库和民调机构完成的《德国与中国:感知与现实》调查报告的分析,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发现,与其他年龄层次相比,德国年轻一代对中国的好感度更高,尤其在29岁以下的受访者中有超过半数对中国持正面看法。“如果中德人文交流更多从中小学、大学做起,就可能较少受到冷战等历史包袱的影响,也就越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法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鲲认为,未来应着力突破传统领域,努力开拓中欧人文交流新空间。例如,在文化遗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欧可以尝试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创新合作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杨慧林表示,智库应在中欧人文交流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不仅要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提供政策咨询,还要为促进中欧民心相通提供渠道,不断打造和增强构建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周亭看来,过去中国开展人文交流工作往往面向的是对象国精英人群,传播的主要是比较抽象的政策词汇。人文交流要以人为本,未来应该更多关注对象国普通民众。人文交流必须要“见人”,人的故事才是人文交流最重要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建议,应建立中外人文交流的多主体供给机制,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的积极性;应创新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途径和方式,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以取得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