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峰会开启上合新航程
形成新共识 制定新举措 绘制新蓝图 实现新发展
2018年06月11日 07: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11日第146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毛莉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诞生于中国。17年后,扩员后的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青岛再次起航。6月9—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着眼新时代,青岛峰会形成新共识、制定新举措、绘制新蓝图、实现新发展,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程中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习近平主席为上海合作组织指明了新的美好愿景——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随着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正式给予印度、巴基斯坦成员国地位,上海合作组织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新老成员如何实现密切融合,进一步提升成员国团结互信、夯实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的根基?答案可以从“上海精神”中寻找。

  17年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始终贯穿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成为成员国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表示,无论人口数量多寡、经济体量大小、军事力量强弱,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是相互平等的。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没有大国和小国之分,也没有强国与弱国之别,只有以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为共同目的、面向未来的伙伴。

  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前大使姚培生认为,与很多其他国际组织内部四分五裂、离心力上升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上海合作组织17年来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哈萨克斯坦一项关于“地区内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合作组织在联合国、欧盟等众多国际组织中位列榜首。正是因为有了“上海精神”这个灵魂,上海合作组织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在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奥托尔巴耶夫看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实现了对话,正是“上海精神”感召力的重要体现。

  青岛峰会继续大力弘扬“上海精神”,并凝聚各方共识,赋予了“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表示,上海合作组织本身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与17年前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上海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体现新的时代特征。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反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共同愿望,为“上海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方向性指引。他认为,上海合作组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之间将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将引领上海合作组织未来的发展,同时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支撑。

  为世界和平贡献“上合力量”

  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是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优先方向。姚培生表示,在人口众多、土地广袤、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的中亚地区,保持长期和平与稳定绝非易事。中亚地区2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保持基本稳定的局面,上海合作组织功不可没。作为最早打出反恐旗帜的国际组织之一,上海合作组织在促进地区安全合作方面具有远见卓识。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曾向红分析,上海合作组织通过《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等文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安全合作法律体系,通过成立地区反恐机构提升了与成员国相关机构间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水平,通过举行反恐联合军事演习提高了成员国反恐协作能力。“上海合作组织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以及富有成效的安全合作机制,保证了成员国之间安全合作的稳定性、务实性和长期性。”

  扩员之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潜力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承载着地区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更多期待。在青岛峰会上,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贩运、网络犯罪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成员国领导人深入分析国际及地区安全形势,明确应对风险挑战的努力方向,探讨提升安全合作水平、拓展安全合作领域、丰富安全合作实践的具体举措,审议多份合作文件,为世界和平贡献“上合力量”。

  “青岛峰会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加强安全合作提供了更清晰的行动指南。”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石泽表示,青岛峰会充分发挥扩员的利好因素,凝聚各方共识、加强团结,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形成更大合力,努力成为国际舞台上反恐的引导力量。例如,在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上海合作组织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扩员后的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也将展现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远的抱负,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型安全观将得到更好实践。

  一带一路打造共同发展引擎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都有着相似的发展环境和困难挑战,都面临着推动经济增长、改善社会民生的发展任务。实现共同发展,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伊始就设立的重要目标。然而,与渐入佳境的安全合作相比,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潜力仍亟待挖掘。青岛峰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推动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打造共同发展引擎,特别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整体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认为,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所秉持的原则、坚持的精神、重点区域、终极目标及合作内容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致性,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是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的最有效途径。她说,“一带一路”在投资贸易便利化、创新贸易方式、共商共建自贸区方面,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足以给上海合作组织以宝贵的经验。具体来说,“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交通运输便利化及能源领域合作;“一带一路”通过贸易畅通,有助于推进海关、检验检疫等合作,加速上海合作组织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通过资金融通,将强化上海合作组织银联体的作用,促进与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有利于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谈到如何更好实现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前所长周晓晶表示,必须以更灵活的思维考虑对接方式。要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分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接方式。在条件成熟的领域和国家,可考虑率先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对接的试验平台或示范区域。支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就对接方式提出具体方案,并力促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成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