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8年会在京召开
聚焦中国城市改革开放发展40年
2018年06月08日 07: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8日第1468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6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中国工程院承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8年会”在京举行,此届年会的主题为“中国城市改革开放发展4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晓红,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周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蔡昉等出席会议。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丁仲礼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是城市的活力所在,科技是城市的动力之源。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向新时代,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从多领域、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做起。要加强服务于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城镇化战略和科技政策研究,突出以绿色城镇化为导向的城市环境治理、生态建设、资源利用、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科技支撑研究。同时,还要加强以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的创新型科技与工程技术研究,以及加强以人为本城市管理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通研究。我们要继续发挥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高新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修复、科技智库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为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伏瞻指出,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城乡面貌,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城市发展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集中体现。新时代,我国城市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李晓红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型战略研究,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工程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就城镇化发展问题开展合作,发挥工程科技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展望新时代中国城市化发展

  徐匡迪提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城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由单纯的城市化转向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徐匡迪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细致解读,他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途径有: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周济代表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宣读“加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管理与教育科研工作的建议”。其中提到,第一,结合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加强人居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统筹安排;第二,适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要求,加强人居科学学科的战略布局和建设;第三,着眼于形成世界人居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强国家人居科学机构与平台建设。

  蔡昉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城市化道路进行了回顾。他指出,我国改革开放40年很重要的一个成就是对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这种重新配置既指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新配置,也指地域之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的重新配置。各类资源重新配置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中,城市化是资源重新配置的中心载体,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载体。中国在创造高速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城市化快速提高的奇迹。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约15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城市改革开放发展40年”会议主题,就“中国城市规划的创新发展”“智慧安全城市”“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破解‘大城市病’”等议题进行研讨。

  据悉,此次论坛首设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青年学者奖”。张京祥、陈斌开、陈云松、郑思齐四位学者获得2018年首届中国城市百人论坛“青年学者奖”。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