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2018年06月06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6月6日第1466期 作者:潘玥斐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数字鸿沟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数字鸿沟问题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数字信息获取渠道与能力存差异

  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是区域或社群之间存在的“信息落差”,来源于不同区域、不同社群在占有和使用数字技术上的差距。

  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数字鸿沟,反过来数字鸿沟又进一步加深地区的经济落后。“信息获取能力的差距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结果。但是,如果差距大到成为‘鸿沟’的程度,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跃洲表示,数字鸿沟的出现可以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数字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这与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有关;二是数字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主要与个体之间教育水平、知识结构方面的差异有关。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横向上城乡间、区域间教育方面的差异,更体现为纵向上代际之间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差异。

  对于我国形成城乡数字鸿沟的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郭卫东认为,一是城乡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建设方面存在差距;二是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缺乏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强烈需求;三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落后于城市居民,引起了城乡经济鸿沟,经济鸿沟促使数字鸿沟扩大;四是农民较低的教育水平是城乡数字鸿沟产生和扩大的直接原因;五是我国农村的地理环境和居住条件,使得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运营成本高于城市,地理条件差异导致了城乡数字鸿沟形成。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彬表示,我国幅员辽阔,一些地理条件优越、信息技术发展领先的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比一些偏远地区要完备得多。我国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影响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造成了数字技术占有数量和占有质量上的差距。此外,城乡人民的数字素养以及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导致了数字技术的使用鸿沟。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我国在传统信息技术领域的数字鸿沟已经有所弥合,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信息化发展领先的地区开始率先发展,又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

  正确认识数字鸿沟

  分析数字鸿沟的影响,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数字鸿沟,促使有关各方采取积极措施以弥合信息资源差距,具有积极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郑保章认为,在经济层面,信息资源具有创造财富的属性,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会进一步扩大贫富两极分化;在政治层面,信息贫乏者难以在政治信息化发展中获得政治知识和政务体验,导致政治参与度降低进而影响政治民主;在文化层面,数字鸿沟会进一步加剧文化水平差异,具有网络特征的文化活动及产品发展使存在数字鸿沟的群体难以进行文化交流,不利于文化融合;在社会层面,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信息技术不善用者带来恐慌,使他们更加排斥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影响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舒适度和满足感。

  “数字鸿沟将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张彬表示,数字鸿沟的存在,意味着处于鸿沟较领先的一方有着巨大的先行优势,信息发展较快的区域将能够迅速利用信息红利,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处于鸿沟较落后的一方,将拥有更少的机会参与以信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

  蔡跃洲认为,过大的数字鸿沟将加剧社会结构的分化甚至割裂。与此同时,未来“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数字信息获取应成为每个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因此,消除数字鸿沟是新时代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保障,更能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让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使其有更多获得感。

  张彬表示,消除数字鸿沟,需要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于欠发达地区,要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居民数字素养教育,充分利用和融合各类互联网资源,推动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蔡跃洲认为,应主要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教育两方面入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5G)即将全面应用的契机,统筹规划全国的5G网络建设,在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提升,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发达地区的同步化。在数字化教育方面,除了继续推动基础教育均等化外,还应着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并有针对性地为中老年人群及低教育年限人群实施数字化教育培训。

  郑保章表示,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或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责任,让信息技术更科学地服务各个群体。郭卫东强调,特别要重视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