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与“道”并重的文学翻译
2018年05月21日 09: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21日第1454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5月18日,由中国文化译研网、法国文学翻译促进会、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主办,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协办的“CCTSS—ATLAS中法译者工作坊·南京论坛”举行。多位中法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与青年译者分享经验,并就文学翻译的“技”与“道”、译者的培养和文化交流等话题展开研讨。

  跨文化交流必须借助翻译

  翻译是从一种文本到另一种文本、一部作品到另一部作品、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作用突出,不仅需要具备发现的眼光和良好的判断力,实现与翻译相关主体的互动,而且要进行必要的创作、创造、创新,充分发挥翻译活动的作用。

  “互动与对话,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和根本方式,其实现离不开翻译。”浙江大学教授许钧表示,为了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必须要有翻译。在此意义上,译者的事业是神圣而伟大的,因为跨文化交流的实现必须借助翻译,而译者的培养和锻造决定着这条道路的未来。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宝锋提出,一个优秀的译者能够使作品大放异彩,而一个拙劣的译者可能使金子黯然失色。正是由于翻译的桥梁作用,不同文化才能交流,优秀外国文化“走进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才有了可能。“从当前翻译领域,特别是中法文学翻译的现状来看,特别需要新鲜力量的注入。”

  翻译与选择密切相关

  “做一个翻译家,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许钧谈到,翻译家既要善于发现一流的作家、有定论的作家,更要善于发现尚未成名而作品具有重要价值的作家。

  “对于译者来说,在选择翻译作品时,应注重选择和自己研究领域相近的作品。”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看来,翻译的过程与选择密切相关。译著的选择既与译者相关,也与出版社、读者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树才同样表示,从诗歌的翻译来看,大到作家、作品,小到一首诗甚至一句话,都需要译者做出选择。而在翻译诗集的过程中,不一定要追求大而全、谋求直接翻译全本,可以从其中一部分或几首入手,并应敢于舍弃翻译文本,特别是不成熟文本。

  “在译著的选择方面,近几十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将十余部中国文学作品成功翻译成法文并出版的艾玛纽埃尔·贝什纳尔提出,以往译者往往掌握着较大的主动权,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翻译,而现在出版方在翻译哪个作家、何种作品上的话语权正在不断增强。

  在交流互动中实现创造

  翻译是一项涉及多个主体的创造性工作其中伴随着相关主体之间的复杂互动。“翻译不是译者自身的事情。”许钧表示,翻译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在翻译的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编者、出版方等多个相关主体之间不断互动,这种互动能够让作品的生命得到更好延续。翻译也具有创造性,创造性在于“我”与“他者”的相遇能够丰富自身,在于通过引入国外的新作品、新思想,使本国的作品创作得以丰富,在于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能够激发译者自身的创造性基因,并让这些基因成长为一种新生命。此外,对于译者来说,其身上肩负着让原作的精神和特质得以保存并展现出来的重要责任。

  中法文学翻译大大促进了中法文学界的互动和交流,使中法文化、中法语言发生了更直接、更有活力的互动。袁筱一认为,正是在这种频繁互动中,译者自身的风格、趣味也随着翻译实践的持续进行而逐渐变化。翻译是一个有限度的写作过程,首先要尊重原作者,最大限度地还原译者所理解的原作精神,而不能随意改写;同时文学翻译一定是有诗学标准的,以保证翻译出来的是一部作品。

  陈树才谈到,诗歌本身是非常朴素的,因此翻译的时候也要回到朴素事物本身,就如一个工匠的现场劳作,要将语言工作做细致、扎实。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成分体现在,要特别注重在技巧性之外,对诗人的气息、声音、语言等个性的直觉性把握。翻译创造性的实现还需要借助批评意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张新木认为,在翻译中重视批评,译者才能对原作品的思想、逻辑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把握作品的整体脉络,保证翻译出来的是一部完整作品,而不是目标语言的词汇堆砌。

  互动性和创造性还体现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相辅相成。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刘云虹表示,翻译是文本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它是一个转换、创造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层的生成过程。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生成”这样的翻译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加深译者对翻译活动及其本质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做好翻译研究。而翻译研究的发展也能促进翻译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