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民族志:文化书写新形式
2018年05月16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6日第1451期 作者:潘玥斐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微信书写的出现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作为文化书写的一种新形式,微信民族志的出现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人人皆可为“微田野”工作创造者

  有学者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基于网络即时性共享和跨越空间的联结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都应该勇于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发现并研究分析新的文化类型和文化现象。

  所谓微信民族志,可以被看作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现实空间,或微信社群的田野工作文本及参与观察记录。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赵旭东表示,基于现实的社会情境,出于人类学的学科关怀,将研究聚焦于微信和自媒体这类当前社会标志性技术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当更多人借助微信界面呈现自我、剖析自我、理解自我、表达自我时,一种社会性的力量便会逐渐酝酿形成。我们尤为需要关注这种力量的生成逻辑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要注意到人类学的田野有一部分也开始从线下转换到了线上,转换到了语音和视频聊天中,尽管线下的田野仍牢固地存在,但也不能忽视这种微信空间提供的田野工作的机会和可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法学学院教授唐魁玉认为,微信民族志为网络社会结构和虚拟社会生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记录社会记忆或生活史的媒介载体。微信民族志研究对微信空间中的熟人关系、生人关系和半熟关系的人们之间的话语互动、文本交流及田野日志进行汇集,正在使传统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得到一次更新和补充。微信民族志这种人类学田野作业方式的出现,使得我们所处的微信网络化时代在个体化和社会化维度之间,又平添了一种人类主体记忆的书写方式。与其说人类学家的研究投向了“微田野”的视域,不如说每个微信生活者皆可成为“微田野”的亲密观察者和创造者。

  关注新时代社会情境与生活世界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微信民族志研究快速发展,积累了一批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唐魁玉认为,当前的微信民族志研究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包括微信民族志的社会人类学研究对象、意义、概念诠释与方法论研究,及其与社会发展质量的关系研究等。尽管主要作为自媒体呈现的微生活世界已经不可或缺,但它不只是自我身心释放的场域,还应该且必须接受来自包括国家相关网络法规在内的约束与治理。相比之下,人类学家关注的“微田野”现象,是原生态的知识生产和日常生活物化体系的第一手资料。

  赵旭东表示,微信民族志需要关注的,首先是新时代的社会情境和生活世界。需要通过把握微信和自媒体本身的存在方式、运作逻辑及其对于人们生活和观念的诸多影响,审视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微信和自媒体。其次,需要把握基于微信和自媒体的广泛使用及影响,是否有更新人类学文本书写范式的可能。最后,要关注这种新的书写范式甚至新的田野调查方式的出现,更要把握这种“新”的创“新”之处及其背后的隐喻。此外,需要格外关注微信和自媒体使用背后蕴含的社会结构、文化要素和社会、文化、个人之间的互动逻辑。

  加强跨学科多领域集中研究

  有学者认为,随着微社会、微生活的发展变化,微信民族志研究还会向更全面、更深度、更精细化的自媒体网络领域延展,海外社群微信民族志、公共社群微信民族志和私人社群微信民族志等,都将进入微世界日常生活的研究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焦表示,微信民族志一般做的是比较分散的个案研究,应当考虑如何把分散的研究集中起来。从表面上看,微信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但实际上它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应当更加关注这种新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唐魁玉认为,未来一个时期,微信民族志的发展既有赖于国内外人类学家在学科内部的推进,又有赖于与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历史学、文学、文化学等学科学者之间的广泛交流和交叉融合的外部推进。同时,还有赖于将目前微信民族志研究与传统的现实人类民族志、历史人类民族志研究维度进行比较研究。未来微信民族志研究还应观照微社会、微文化的总体结构与精细化生活方式。如此,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网络微社会的本质与演进规律。

  赵旭东表示,推进微信民族志研究离不开学者的积极参与。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界同仁意识到微信和自媒体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并且已经出现跨学科视角的研究。同时,还需要有大量的基于微信和自媒体方面的田野调查,为微信民族志研究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除此以外,学者可以与相关互联网企业合作,了解关于自媒体应用更为全面的知识和信息。当然,在目前大力强调网络安全的背景下,相关方面的研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总之,期待更多的力量加入对微信民族志和自媒体的人类学研究中,让学科、学术、学问更好地回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转型。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