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学将创造新“蓝海”
2018年05月14日 07: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4日第1449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璐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相互渗透,文化经济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文化经济学作为一门跨文化和经济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经济科学向文化领域的延伸,对于揭示文化经济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有着重要的价值。文化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什么?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体现?目前中国的文化经济学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探讨文化与经济相互关系

  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是文化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体现的经济现象,通过文化与经济理论相结合,探讨文化商品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庚表示,目前,文化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涉及表演艺术经济、博物馆经济、视觉艺术经济、数字艺术经济等领域,也关涉版权经济、创意经济等范畴。

  在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韩顺法看来,文化经济学不存在非常明确的学术边界,它有着广阔的拓展空间和交叉融合性特征,有自己的研究视野和介入路径。“文化经济学是从文化中研究经济或从经济中研究文化的视角或学派。”他进一步举例表示,如人类学或民族学,运用文化的综合视野,从人类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角度出发,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多样性,也就是每个国家或地区可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而主流经济学惯于探讨文化作为价值观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影响,如新制度经济学把文化作为制约制度形成的非正式规则。他说:“我们提到的文化经济学是指把文化即文本或文化产品作为经济运作对象,它是对在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等过程中表现出的经济规律的探讨,与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文化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探讨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文化作为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

  文化培植经济发展新优势

  随着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文化与经济之间互动更加突出,文化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韩顺法表示,在当代经济发展中,文化起到重要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人文基础和社会背景,既包括人的创新精神等价值观因素的经济影响,也包括文化作为潜隐因素对经济运行的社会交易成本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经济发展最基础的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根本的竞争优势。“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大多数在儒家文化圈,这一现象引起了诸多西方经济学家的注意,出现了较多探讨儒家伦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儒家重视教育、家庭、勤俭节约、乐于储蓄等文化要素,这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水平。”韩顺法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的文化优势正在逐渐凸显。

  陈庚认为,如果说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那么,在新时代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化将发挥重要的反哺、反促作用。文化将是与经济相互融合促进的重要力量,甚至在很多领域或行业,文化会牵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或在一些新兴交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蓝海”行业。

  构建中国特色文化经济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当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已然举足轻重。

  中国文化经济学与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密切相关,21世纪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陈庚表示,首先,一大批有经济学背景的研究者的进入,充实了传统文化学者和艺术学者组成的研究队伍;其次,文化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的兴办和快速发展,培养了科班出身的研究者与从业者;再次,一大批专业研究论著和研究论文面世,初步形成了融汇西方文化经济学框架和方法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经济学理论范式。此外,他表示,我国的文化经济学学科发展,在指导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实践的发展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文化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研究范畴的体系化、研究方法的规范化、研究视野的国际化。

  韩顺法表示,我国文化经济学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这对该学科走向成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他看来,目前我国的文化经济学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值得拓展的研究空间较大:第一,理论尚不够系统,应用价值未能得到完全体现;第二,研究热点较为集中;第三,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特征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从文化角度探讨经济发展和经济演化路径是非常独到的学术视角,也是极其重要的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研究领域。我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特色明显,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经济学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为文化经济学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资料。”韩顺法表示,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构建符合中国发展模式的文化经济体系,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中国经济研究形成自身话语的希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