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奋进远眺再出发
2018年05月14日 07: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14日第1449期 作者:本报记者 曾江

  汶川地震灾区经过10年艰苦重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日前,十年来四川省重大地震灾害及恢复重建学术座谈会、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等系列学术活动在成都举行。

  灾后重建折射制度力量

  “10年过去了,整个汶川城乡演绎着沧海桑田的故事。各乡各村都被重新打造,灾区人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几乎所有人都说,灾后重建使得汶川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至少提前了30年。”汶川籍学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徐平对记者表示,10年巨大变迁让人感慨不已。

  沿龙门山走访的路上,记者发现,科学重建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由广东省援建的水磨镇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由山东省援建的北川新县城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最美的县城之一。这样的案例在当地比比皆是,受到海内外广泛好评,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对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以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持续研究和思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地震灾区巨变折射制度力量。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共赴时艰,用精神、灵魂和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英雄凯歌。“回顾10年,我们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彰显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特色再次表明,只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过不了的沟沟坎坎,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李后强说。

  重建工作与学术研究

  10年来,重建工作与学术研究互动,学界近期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走进四川震灾研究中心,《灾难的学术思考》等著作映入记者眼帘。10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展开学术思考,贡献学术智慧。学界陆续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立震灾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成立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援及研究中心,都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同时,灾难学逐渐成为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学科。

  从抗震救灾到总结经验、深化学术研究,为全国乃至全球应对灾难提供经验和智慧,加强汶川地震研究的学术交流、推进国际学术合作成为学界共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首席教授彭文斌告诉记者,汶川地震后,他们联合相关学者在成都召开了首届灾难人类学研讨会;10年来,成都逐渐成为灾难人类学研究学术重镇,应对灾难在应用人类学方面研究甚多,今后要注意跨境研究与灾难人类学研究的结合等视角。

  “我们力图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角度建立一门全新的研究灾难预防、治理、重建的新兴学科。作为见证者,我们不仅要记取灾难带来的创伤,更要为防灾减灾作出学者应有的努力。”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震灾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泉向记者介绍说,截至目前,四川震灾研究中心共推出灾难学系列丛书12本,包括近期推出的《重建新路——“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理论与实践》《地震灾区重建的绿色政策选择与优化研究》《中国当代灾难文学史》等。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吕红表示,他们团队日前完成出版《十年再回眸:汶川大地震亲历者口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汶川大地震十年祭:来自亲历者的口述》。刘吕红认为,从灾难中汲取信心和力量,是我们对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最好的纪念。

  为新时代增添精神力量

  徐平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他都要回故乡看一看。“我的家乡变化太大了,大地震带来了大破坏,大破坏带来了大建设,大建设带来了大发展”。

  面对未来,要继续建设美好家园以告慰逝者,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新时代增添精神力量。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曾明表示,汶川震后10年的重建与发展,让我们在回望走过的路、旁观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中,思考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不忘初心。

  10年来,各地研究机构结合自身传统和学科特点,展开减灾防灾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是唐山交通大学,震后,西南交通大学建成了我国首个抗震工程技术实验室,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团队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进行调查研究和口述访谈,日前在成都发布了《抗震救灾精神研究》《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等成果。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表示,西南交通大学对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有深切的体会,有责任把抗震救灾精神研究承担起来。抗震救灾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交汇融合,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让抗震救灾精神展现出新时代的新风采。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