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2018年05月09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9日第1446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青岛5月7日电 (记者张清俐)5月5—6日,第二届新时代城市治理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创新城市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山东大学副校长张永兵表示,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中心。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调结构、稳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创新城市治理,成为中国城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认为,推动新时代城市治理研究,迫切需要学界围绕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聚焦城市治理创新,探究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关注如何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治理观,建设“有温度的城市”“人文城市”;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平衡城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空间规划与城市治理的关系等热点问题。

  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关键阶段,更为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曹现强认为,要将人民群众对城市公共服务改革的切身感受作为衡量公共服务发展质量的更高标准,以人民满意与否为试金石,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治理工作的认同感并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四川大学教授姜晓萍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转化与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探析。她认为,新时代城市社会治理的战略系统以建设具有良序善治、活力迸发、幸福生活、永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城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形成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智慧治理、精准治理的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硬治理”与“软治理”能力结合,“元治理”与“协治理”能力互动,“智治理”与“善治理”能力兼具,“细治理”与“巧治理”能力相融。

  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城市和城市群迅速发展,使得城市治理成为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清华大学教授蓝志勇认为,城市治理需要一整套相互支持、相互配套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政策,需要全景式的政策视角。

  对于中国学界未来开展城市治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吴建南建议,跨学科、跨地域的交流合作亟待进一步推动。很多城市治理难题牵涉数目众多的不同主体。对于研究者而言,亟待超越学科边界、突破学科思维惯性,以系统工程指引研究,以开放的心态多方交流合作,推动现实问题的研究解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城市治理理论应该从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出发,整合不同学科的方法和研究议题,形成城市治理新的理论体系。

  会议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