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言文学学科发展
2018年04月16日 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16日第1431期 作者:记者陆航

  本报西安4月3日电 (记者陆航)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西安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编制学科发展状况报告》征求意见稿,与“双一流”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展开探讨,对学科评估、中文学科的建设和未来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提出,要坚守政治理性,增强学术和学科理性,用职业化的学术态度对国家的政治理性负责。他认为,增加学术理性的关键是练好内功,在适应指标体系之下多产出传世之作。从学科分布、学科结构来看,语言学和比较文学如何调整,以及语言学和外国语言文学边界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都要有所考虑。学界应当扩大交流,吸收“一带一路”国家的研究成果,以及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

  四川大学教授曹顺庆表示,语言学、比较文学作为一级学科这个问题,不仅是学科发展的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发展。我国当前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发展,像计算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人工智能等,都离不开语言学。比较文学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学科,是当前学科跨文化、跨学科的重要据点。如果这两个学科独立出来,一定会在人文学科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跟国际接轨也会做得很好。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左东岭表示,从操作性上来讲,语言学成为一级学科可能有难度,但从学术性和学科性上讲,语言学是可以独立成门类的。

  北京语言大学原校长崔希亮认为,语言学在世界的评估标准,要看在国际上的发表和引用情况。国际上语言学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理论语言学、语言与认知、语言与大脑、语言与社会等相关研究,在国内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他提到,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语言学太小,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与中国文学并列的一级学科,还是很有可能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在我国本土产生和发展的,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学术也要“走出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表示,国际社会越来越强调彼此文化的不同,强调语言的丰富性,这对人类将来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无论是语言学还是文学,这些学科将来会有更多的生长机会,如文学生长为门类,语言学生长为一级学科,这些都是大家愿意看到和给予支持的。他说,今天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机器翻译,与文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今后将是一个国际大环境和大语境下的文学,因此,像比较文学这样的学科,将来还会乘风破浪。

  此次会议由西北大学承办。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介绍了西北大学百余年来在中国文化研究方面,尤其是中国文化、西北地域文化、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要打破学科壁垒,充分发挥学校人文社科研究的专业优势,整合力量,搭建平台,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双一流”建设提供学术支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