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2018年04月04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4日第1425期 作者:查建国 夏立

  3月30日,第二届西方文论中国问题研究高层论坛“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讨会在沪举行。会议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4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专家表示,新时代的中国文论建设,不仅要关注中国特色问题,也要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价值问题。

  改革开放40年文艺学再认识

  西方文论不只是一种知识形态,也是一种被赋予特定价值的思想立场和研究方法,从而被中国学者接受并研究。对此,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军表示,西方文论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的形象变迁史,也是当代中国语境下西方文论的价值变迁史,而后者又与当代中国文论话语自身的建设紧密相连。因此,将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与当代中国文论中的西方文论结合起来思考,正是我们当前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认为,回头审视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艺学的发展,更有利于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和反思在学习和研究西方文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文论不仅要接受和了解西方文论知识,而且应当在对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中不断发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声音。

  厘清“中国问题”概念本质

  研究中国问题,首先需要厘清“中国问题”的概念本质。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高建平认为,西方汉学在西方文论研究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区分作为汉学的中国问题研究和作为西方主流思想的中国问题研究。对于西方汉学家而言,中国形象具有不同的侧面,有多种解读的方式。西方主流思想研究中国问题的方式则与此不同。

  长期以来,当代中国文论受西方文论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对西方思想这个影响源展开反思非常重要。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认为,中国文论研究应加强中国文化主体性,即中国文论主体性再创造意识。研究视野应向当代文论倾斜,既要考虑到中国文化的实践优先性的特点,还要考虑西方文论怎么认知中国问题。

  拓展研究领域

  相比于18世纪,20世纪西方文论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有所退步。因此,我们对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文论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政文认为,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中找到与文论有关的问题来拓展研究视域。例如,在中国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文化资源、艺术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增长点。再比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正在引起西方学者的注意。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事实上已经成为西方文论研究的议题,而且还要思考那些正在或即将被西方文论关注的议题。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扬提出,对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的研究可以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前奏,意义重大。曾军表示,对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构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一方面要强调立足中国经验,另一方面应注重当代文论话语所创造的标识性概念的普遍性,即阐释世界文学和文艺问题的有效性。因此,新时代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不仅要关注中国实践,也要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马西莫·里昂认为,对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的思考,对于探讨中国文化的未来及其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极为重要,甚至将会对中国和欧美文化与知识的关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个问题不仅对中国重要,而且西方学者对此也有深厚的兴趣,因此应该鼓励更多的西方学者思考这一问题。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