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主旋律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2018年03月23日 07:5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3日第1417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璐

  近年来,以《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为代表的主旋律影片,不仅赢得了票房,更收获了口碑,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当今时代,传播主旋律文化的时代意义有哪些?又应如何更好地传播主旋律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带着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学者。

  内聚民心 外塑形象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畅看来,近几年主旋律文化得以不断传播,主要在于能够把民族、国家之“大我”和个人自尊、自重、自信融为一体,很接地气。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个人自我的合理延伸,而组成自我的主要因素就是“自我增强”。这些电影满足的就是这种“自我增强”的获得感。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孟君表示,主旋律影片的高票房证明了电影观众对主旋律文化的高接受度。这些主旋律电影遵循了电影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既有规则,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要适应当下电影市场的需求,这些影片对已有的主旋律电影范式进行了改写和修正。从表现手法上看,其中几部电影均使用动作片的模式来表现主旋律,讲述了一个完整而又跌宕的故事,动作、战争等视效非常突出。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建军总结了这些受到国人认可并广泛传播的主旋律作品的特征:作品符合大众审美的发展趋势,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

  传播主旋律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支柱。杨建军提出,当今的主旋律作品,不仅凝聚着民心,还在世界舞台上塑造了新的中国形象。这些影片显示了中国在保护国民、捍卫国土、承担国际责任等方面的信心与力量,达到了内聚民心、外塑国家形象的效果。

  在宣传中培养文化自信

  社会在发展,人民在期盼,时代在呼唤。传播主旋律文化,既要与时俱进,加强创新,也要切合大众口味,使其更接地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让人们自发传播。

  主旋律电影成为新时代传播主旋律文化的重要手段。孟君表示,电影的质量取决于内容和形式,也就是故事和语言。要通过电影来传播主旋律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必须通过建构电影特有的故事和语言,满足观众的观影期待。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仍处于探索中,电影工作者在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完善人物形象、增加情感描写,并挖掘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之外的更多主题。

  要更积极、更广泛地传播主旋律文化,既要“曲高”也要“和者众”。在刘畅看来,兼顾这几点,要有宏观大视野与多元化的视角,避免宣传手段公式化、口号化,注意运用各种审美元素,增强主旋律文化的接受度。

  传播主旋律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不仅要体现中国文化特色,也要树立世界眼光。杨建军认为,我们需要有国际视野,要在国际事务中彰显中国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刘扬提出,主旋律作品不仅要宣传国家战略,还要有全球意识,要在思想宣传中培养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