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2018年03月21日 08: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1日第1415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话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强调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路从“城乡二元”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化”,最终到“城乡融合”。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城乡关系与发展规划研究室主任张海鹏认为,这体现出党中央对于城乡发展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路不断升华。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阶段性目标。通过城乡融合发展程度的不断深入,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卫龙宝告诉记者,城乡融合的核心是城市和乡村的共存共荣。城市与乡村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是对立基础上的融合,而不是取消差异。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目的是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看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是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面对城乡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不同矛盾所作出的政策反应,它们各有特点,各有侧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强调弥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欠账,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在这两个阶段,农村发展处于从属地位。而城乡融合阶段,农业农村发展要更加主动,不但要补齐短板,而且要深挖潜能,让农业农村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与农村三产融合紧密相关

  城乡融合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关系非常紧密。城乡融合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水平。张海鹏表示,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导致城乡在科技、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配置方面严重不均衡,并且农村的优质资源还源源不断地向城市集中,农村产业萎缩乃至空心化自然难以避免。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自由平等交换,消除城市优质要素资源向农村流动的各种障碍,才能真正形成乡村产业兴旺的基础条件。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好的地方,往往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程度高的地方。

  “农村三产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之一。”卫龙宝认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要素、制度和技术创新,让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共享等有机整合的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蓬勃发展,产业链持续延伸,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包括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等在内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融合发展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未来,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必将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王兴国提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对缓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能够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分享农业农村所提供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他建议,改变之前以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供给为主的情况,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使农产品供给在品种、质量上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改变之前以农业产品功能为主的情况,不断开发农业其他功能,为城乡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态、文化产品;改变之前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不断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统筹利用农村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绘就城乡发展新蓝图

  张海鹏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既描绘了发展蓝图,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需要着重探索的学术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如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如何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如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以及增收;如何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如何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如何培养造就三农人才,等等。

  在王兴国看来,必须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总结国内外乡村实现繁荣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卫龙宝提出四点建议。首先,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次,解决好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与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再次,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平衡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使小农户充分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最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