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记录大运河当代故事
2018年03月02日 07: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2日第1402期 作者:记者张清俐

  本报讯 (记者张清俐)2月28日,由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8年《中国大运河蓝皮书》发布会暨“大运河文化带”研讨会在京举行。作为第一部中国大运河年度发展报告,《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大运河水利工程、交通运输、旅游开发、学术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带建设、运河城镇等方面发展状况做出了细致考察和梳理。

  《报告》利用官方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对申遗成功以来中国大运河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目前大运河共有27段河道与58处遗产点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分布于2个直辖市、6个省和25个地级市。自申遗成功以来,各省市十分重视遗产点(段)的保护工作。“所谓大运河文化带是以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为指导,以运河水工遗存、附属设施和相关遗存为基础,以运河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为主要对象,以运河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主要载体的带状功能区域。”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院长吴欣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要特点是发展战略的首创性、规模形制上的大尺度、展示利用的多元化。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大运河线性遗产廊道建设的内在需要。

  《报告》调查发现,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出台各类大运河规划、规范、法规,内容涉及遗产保护、旅游规划、河道管理、交通运输等,为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目标和框架。目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步入快车道,许多城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

  研究团队在调研中也发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目前还存在一定制约因素,比如思想比较保守、“多龙”治理、规划难度大等。《报告》建议,通过建立良好的协调发展机制,共建大运河文化带。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专家委员会主任张跃进表示,包括中国大运河在内列入世界遗产的运河全世界范围内共有六条。中国大运河目前仍然承担交通、水利、灌溉、南水北调等功能,在改善生态、美化环境、孕育文化、促进交流等多个层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离不开近年来运河学研究的蓬勃发展。《报告》对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运河学研究论著、学术会议、考古发掘、课题立项等方面进行了学术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国内共出版与运河相关的著作23部,发表与运河相关的学术论文300余篇,内容涉及运河遗产与保护、运河科技与航运、运河旅游与开发、运河图像与档案、运河传说与口述等方面。当前关于运河的学术会议丰富多彩,反映了运河学研究的持续升温。2016—2017年,运河学相关各类国家课题项目申报获批10余项。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