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2018年02月09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9日第1392期 作者:记者赵徐州 曾江

  本报哈尔滨2月7日电 (记者赵徐州 曾江)2月5日,黑龙江蓝皮书《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经济蓝皮书》)、《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社会蓝皮书》)发布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蓝皮书作者等60余人参加会议。

  《社会蓝皮书》提到,2017年黑龙江省社会发展呈现七大特点: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呈四年最好态势,公共财政全力保障民生;恩格尔系数提前步入变化拐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劳动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四支创新创业队伍带动就业稳步增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快速推进,“双一流”建设助推高教新跨越;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康扶贫工作攻坚克难;民意评价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公众幸福感攀升;反腐败工作形成压倒性态势,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018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应在四个方面加强社会建设:一是社会建设应以共享发展为价值导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黑龙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二是社会建设应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基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黑龙江全省民众;三是社会建设应以创新社会治理为重任,着力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使黑龙江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四是社会建设应以社会体制改革为动力,建机制、提质量、强动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促进黑龙江社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爱丽提出,黑龙江省的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一是居民消费呈现阶段转折,社会建设的重点从“温饱”转变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二是收入差距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重点从“收入持续增长”转变为“收入分配公平”;三是城镇化发展呈现出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的重点从追求农民“非农化”转化为追求农民的“市民化”;四是人口结构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的重点从追求“人口数量红利”转化为追求“人口质量红利”;五是职业结构变动呈现阶段性转折,社会建设重点从追求优化就业结构转变为追求培育中等收入群体。在王爱丽看来,这些都决定了社会建设重点将面临根本转变,黑龙江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社会结构优、社会动力和社会活力充分释放的高质量社会。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黑龙江省GDP实现年度预期目标,全省GDP总量首次突破16000亿元,达到1619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增幅为近四年来最高。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但受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资源型矛盾制约,黑龙江省经济运行仍然存在工业经济内生增长基础不牢,结构性下降趋势仍未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础不牢,与经济实际增长保持同步压力增大;固定资产投资率过低、规模偏小,制约增长速度和结构优化等问题。对此,《经济蓝皮书》对2018年黑龙江经济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坚持稳增长着力强化发展基础,坚持调结构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坚持促改革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惠民生着力共享发展成果,坚持防风险着力保障发展持续。

  此次发布会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