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
2018年01月26日 07: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26日第1382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文化业态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为新时代网络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围绕推进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作为网络文化的载体,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从一种技术的代名词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对于我国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一方面是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在对外宣传方面,加大了文化宣传力度,使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发展的政策、方针和成就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也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在网络文化市场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文化”模式已形成了5000亿美元市值的大型网络文化企业,位居市场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表示,互联网对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文化发展方面。推进网络文化合理、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中国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世界意义。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网络文化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应当看到,我国在推进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对于我国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认为,一方面,人民群众对网络文化的需求持续增长,对网络文化内容的多样性还有更多期待,对网络内容的精细化还有更多要求,这会倒逼网络文化生产和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持续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给网络文化创新内容和形式、拓展网络文化传播方式及渠道带来了新机遇。

  “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最大机遇是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姜奇平表示,当前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要把网络文化当作事业来推进,而且要当作产业来推进,形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不仅为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而且以市场和产业的方式推进网络文化,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提高中国网络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非常重要。要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形成协同治理生态;善待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形成尊重文化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

  金元浦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号角,这是前所未有的好机遇。但也要看到,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例如,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些网站为追求点击量违法发布迷信、暴力、色情内容等,这都说明推进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金元浦表示,“推进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一是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在发展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公民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互联网新伦理观建设需要我国政府、企业和网民共同努力,如建立网民公约等”。

  姜奇平认为,要处理好网络文化事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关系,通过产业推动事业更具活力,通过事业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处理好网络文化事业内容与网络文化产业内容的关系,通过发展网络文化产业更好地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网络文化产业内容要更接近群众、更接地气、更接近时代,努力推出更多让新一代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要把网络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放在新型文化业态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与国际一流竞争力的平台。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网络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发展。

  对于如何推进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蔡尚伟表示,在网络文化内容建设的广度、深度、精度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将对新时代、新矛盾、新需求的精准把握,体现在网络文化的内容生产上;在网络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方面,未来要特别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总体格局,更多面向一带一路、面向世界来思考网络文化建设的受众需求,把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网络文化消费的不同特点,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做好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工作。另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青年一代逐渐走上中国社会发展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中,网络文化建设要发挥塑造中国社会发展新人的历史性作用,弘扬正能量,避免对网络和网络文化的过度消费。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