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8年01月17日 08: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17日第1375期 作者:本报记者 潘玥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围绕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

  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将进一步带动其他技术的进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突破,正在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

  谈到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芮明杰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生产工具的改变。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生产设备变成智能装备后,可以根据每个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这是现有的生产设备做不到的。二是帮助消费者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代替一部分人力,影响相关行业及其就业,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渊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它可以改变生产制造方式,以最优化的配置处理生产需求、产品生产、供应链以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同时,它还能够催生并促进柔性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全球制造,对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意义深远。

  合适的应用场景是关键

  《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智能制造深化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那么,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

  有学者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既需要理论研究的成功,更需要商业和行业应用的成功。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要应用场景,合适的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项目成功的关键。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可以大大提升生产力,在工业、农业、酒店和餐饮服务业、金融投资业等行业中,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更有效、更精准、更低成本地完成工作。人工智能在传统产业的应用过程中,也可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新的工种和业务。

  从产业发展视角看两者的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表示,需要关注人工智能与农业、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预测农产品需求、提升农业整体生产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在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有利于大幅度提升研发效率;打造适应定制化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线的灵活度与适应能力;加快产品的流通速度,让产品更快地传递到客户手上。

  在李勇坚看来,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工业生产领域的渗透率还很低,数据量小,各种数据不能共享,尚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人工智能在中小微企业的应用方面仍处于空白;人工智能在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之后所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具体配套政策与支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有效协同

  《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刘渊对推动两者深度融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需要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有效协同,从消费端倒逼生产端实现两者深度融合;关注企业智能化,重点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释放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芮明杰建议,应当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算法方面展开创新研究,为下一步服务实体经济奠定基础。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通过竞争让更多的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改造,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品质。

  李勇坚提出了以下六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有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与动力;二是在国家层面设立整合推进机构,统管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三是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问题,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四是鼓励各种商业模式创新;五是建立可实施、可落地、可操作的政策体系;六是打造国家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以及加快对数据的研发利用,使数据成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燃料”与“助推器”。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