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反响
2018年01月12日 07: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12日第1372期 作者: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丛晓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是我们党审时度势,结合我国农村的历史与现实,对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自治、法治、德治”是新时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三者高度统一、有机联系。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关系到农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村民自治也应当有新的内涵。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水平,激发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力。法治是维护农村社会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全面依法治国在农村地区的体现。农村法治应当注意特殊的文化背景,提高村民自治群体和个人的法治意识,要加强基层法制队伍建设,加大农村法治宣传力度,完善法制工作机制。德治是农村社会治理中的柔性力量,是介于国家权威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必要补充力量,能够有效促进法治和自治的相互推动。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农村社区治理中,特别是发挥新乡贤在农村治理中的示范引领和道德教化功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氛围,使广大农村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有活力。

  (本报记者 张清俐/采访整理)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华中师范大学中部地区减贫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陆汉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过去五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基于此,在继续表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心时,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了“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等重点任务。结合扶贫开发实践进程可以发现,紧紧抓住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及其变化趋势,是脱贫攻坚思想创新、战略创新和政策创新的根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思想和政策体系。经过五年卓绝努力,贫困地区基本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脱贫攻坚取得辉煌成就。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进一步表明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

  (本报记者 段丹洁/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