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反响
2018年01月05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5日第1367期 作者:

  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西南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 张雪永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十九大赋予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和使命。十九大精神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遵循,系统回答了构建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认识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和不足、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等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需要和这个阶段相适应,为这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撑。具体地说,哲学社会科学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要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要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要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提供有力支撑,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软实力。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是要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其次,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本报记者 曾江/采访整理)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 潘启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

  这些重要论述既表明智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了总体要求。新型智库研究要密切围绕十九大报告内容,在新型智库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与现有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研究等方面重点展开。

  (本报记者 李永杰/采访整理)

   

  从三个维度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信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科学理解这一新论断,需要从三个维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第一,从近现代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奋斗历史维度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责任感;第二,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维度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新任务、新要求;第三,从探索重大时代课题的维度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本报记者 张清俐/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