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6项创新工程重大成果
多出成果 出好成果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2017年12月29日 07: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9日第1363期 作者:记者王春燕

  本报讯 (记者王春燕)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迎来建院40周年。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精神,埋头苦干,呕心沥血,笔耕不辍,积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添砖加瓦。这一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共完成专著近300部,论文4000多篇,研究报告集、论文集200多部,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百余种。

  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办的创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其中的26项重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进行了主题发布。

  李培林表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阵地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坚定“四个自信”  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世界意义研究”系列成果从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批判资产阶级价值观两个维度,科学回答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世界意义。该系列成果包括《谈谈“普世价值”的反科学性、虚伪性和欺骗性》《怎样认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论新民主观与全面政治发展》《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兼论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超越》四篇论文。

  《怎样认识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必须培育世界胸怀,必须作出世界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新发展的“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创造性回答了“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课题,为人类发展开辟了一条现代化新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推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

  对于科研而言,基础研究如同大厦之基,其作用自不待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来重视基础研究,为基础学科建设发展创造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们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

  此次发布的成果中,7册《剑桥古代史》中文译著历经十载而就。《剑桥古代史》(14卷19册)篇幅巨大,内容涉及史前史、古埃及史、古代近东史、古希腊史、古罗马史、基督教文明史、伊斯兰教文明史等丰富的历史与多种文字,其中包括大量古代文字,如埃及象形文字、西亚楔形文字、古希腊文、拉丁文等,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中国古代历史图谱》历时近60年,凝聚了十余位作者的心血。该书共11卷、17册,文字200多万字,图片9600余幅。举凡新发现的陶器、青铜器、简牍、文书、碑刻、壁画、陶俑,乃至流失馆藏于国外而国内以往少见的书画均择要收入。新而大的图片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是读图时代的我们学习历史的不错选择。

  《先秦城邑考古》(上、下编)是70余年来城邑考古材料和考古学史的集成之作,收录了1000余座城邑资料,对先秦城邑7000年的演变脉络进行了全景式的大扫描。该书贯穿了明确的史观,有不同于以往的概念界定和叙事框架。尤其提出了包含环壕聚落在内的新的“城邑”(enclosure)概念,总结出了“大都无城”等早期城邑、都邑布局模式和文化传统。

  《辉县路固》(上、中、下)收录了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辉县路固汉代墓葬群的发掘资料,对豫北地区的汉代墓葬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注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以扎实的人文基础研究为传承,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服务为使命,按照党中央“三个定位”要求,就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发布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共有13项,占所发布成果总数的一半。

  今年3月,作为中国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评注》以《民法总则》各个条款的历史由来、规范目的、规范含义、举证责任分配等为主要阐释架构,对《民法总则》206个法条逐一进行深入系统的规范解释,为法学研究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及社会大众更为精准、更为系统地理解《民法总则》,更为规范、更为有效地适用《民法总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解说和学术参考。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与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分不开的。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为此,《中国制度研究丛书》编写工作被提上日程。目前,已出版《中国法律制度》《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国基本分配制度》《中国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中国政治制度》五本。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离不开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从多种角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究》聚焦于如何从供给侧认识与适应新常态、以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这两个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分六个板块进行研究,主张通过结构性改革的共赢机制设计提高利益相关方的主观能动性。《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2017)》构建了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从多个角度、层次和各种可能性对中国政府2010年至2015年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对中国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坚持智库研究与建设的正确方向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根据中央精神,按照“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高端智库的优势,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知名智库”的目标要求,坚持智库研究与建设的正确方向,产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

  《201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分别对宏观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7)》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践及其成效进行了全面梳理。

  另外,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精准扶贫、雄安新区建设等方面内容,报送了多份内部研究报告,为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论证依据。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承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