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反响
2017年12月15日 07: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5日第1353期 作者: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山大学副校长 李善民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之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又纳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迫切需求和殷切期待。

  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赋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使命和新担当,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新作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和中国理论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武勇/采访整理)

 

  从学理上研究阐释新思想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宋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十九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行了概括和阐述。报告总结的“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也需要在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中不断完善,使这个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所以,我们既要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从学理上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认为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责任。

  (本报记者 明海英/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