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带一路的经济报道和社会效应
2017年12月13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3日第1351期 作者:本报记者 项江涛 通讯员 陈思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媒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12月2—3日,在由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主办的“一带一路经济新闻传播高端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的经济报道和社会效应展开讨论。

  以获得文化认同为根本目的

  《上海日报》原总编辑张慈赟、《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李琰、澎湃新闻第六声总编辑张云坡等从不同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分享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媒体应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

  张慈赟表示,一带一路背景下,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媒体要深入了解受众地区的文化、历史、宗教等背景。李琰则从《人民日报》国际部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系列报道中总结经验,提出一要突出核心意识,紧紧围绕中国“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二要进行融合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呈现;三要借助外媒力量,传递中国声音。张云坡表示,第六声以国外用户为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倾听中国声音,因此,他们用英文以中国媒体的视角向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可见,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主任林晖认为,为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媒体需要“住进别人的格子里,守住自己的内心”。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严三九认为,在一带一路传播过程中,媒体已经开始从传播策划、主题的凝练和提升、视角平民化、传播策略的恰当应用和传播整合五个方面发力,但有两点仍需注意:一是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二是价值载体的巧妙融合。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新闻系讲师蒋诗萍从符号学理论视角,研究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问题。她认为,中国品牌国际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文化认同,因此,中国品牌“走出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吴玉兰表示,讲好中国故事要结合不同的话语语境,需要在企业和媒体两个语境之间寻找一个更好的契合点,多维度展示中国企业的形象。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传喜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空间范畴,经济新闻报道是以反复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对一带一路的经济空间进行“实践”,而要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则需要对地方性记忆进行互通与互享。

  重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关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姜智彬从教学经验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出发,认为“语言必须先行”,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时代精神。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赵士林表示,在“热”环境下我们需要“冷”思考,认为一带一路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语言、宗教、种族等方面的挑战。同时,我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引进和输出还存在一些困难。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陈立生认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应该在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并归纳为“开放、包容、建构、共享”四个关键词。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陶文静从自身教育背景出发,以欧美传媒业融合教育为对象,对比国内外新闻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分析我国教育体系现存问题,并表示一带一路给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林晖表示,目前我国主流媒体最需要三类人才,即外语类人才、财经新闻人才和新媒体传播人才,而高校需“深植于自身特色”,才能发挥优势。澎湃新闻副总经理黄武峰和腾讯网证券频道总监丁成均表示,业界除了需要技术和运营人才,更需要的是专家型记者和编辑人才。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